第十三届全国美展中国画展区复评工作在济南举行
作者: 赵天宁 时间:2019-08-30
2019年8月25日,“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国画展区复评工作在山东济南举行。参加评选的有:复评评审委员会主任冯远、范迪安、徐里,副主任:人物组李翔、杨晓阳、周京新,花鸟山水组王书平、李劲堃、马锋辉,委员(按姓氏笔画排序) :人物组王赞、孔 紫、刘健、张江舟、张望、陈孟昕、陈钰铭、赵奇、赵建成、袁 武、高云,花鸟山水组马书林、刘万鸣、何加林、张志民、陈辉、陈履生、范存刚、贾广健;复评监审委员会总监审苗宏,副总监审李伟,委员张苗苗、杜宏山、董竟成、张慧芹、孙同和、马宗前。复评工作由《美术家通讯》、中央数字电视台书画频道、雅昌艺术网记者全程拍摄报道。
复评工作会现场
复评工作会现场
经各省选送,本届全国美展中国画复评最终收到参评作品1184件,其中人物画作品606件,山水、花鸟画作品578件。经过严格评选,中国画展区共遴选出604件入选作品,其中,进京作品88件(含获奖提名作品12件)。
复评工作会现场
复评开始前,首先召开了“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国画作品展复评工作会。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名誉主席、第十三届全国美展组委会名誉主任冯远,中国美协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第十三届全国美展组委会主任范迪安,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程守田出席工作会并致辞;中国美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第十三届全国美展组委会副主任徐里宣读了“第十三届全国美展”艺术设计展区复评评审委员会名单、监审委员会名单并对评选提出要求;山东省美术家协会驻会常务副主席张宜介绍了展区组织发动、收件和布展情况;中国文联美术艺术中心展览处处长董竟成宣读《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各展区评审细则》《监审委员会工作条例》《评委守则及评选现场规定》《保密工作条例》,介绍本次展览作品的评选程序及办法;中国美协工作人员介绍设备的使用方法;评委们签署了评委承诺书。会议由中国美协分党组成员、秘书长、第十三届全国美展组织委员会秘书长马锋辉主持。
评选结束后,评委们分别就本次中国画展区复评作品谈了自己的看法,并对中国画创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人物组评选现场
人物组评选现场
冯远表示,本届全国美展中国画参选作品比历届参选作品都要多,而且评委作品不参评,这使更多中青年画家有机会参与其中。从参评的600多件人物画作品中,我看到非常可喜的现象,很多作品的选题所关注的对象比较深入,有些反映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年来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所发生的变化,有些以少数民族题材表达出良好的精神状态和风貌,而且很多年轻人的表现语言和作品风格也比较多样。另一个可喜现象是反映生活细节、以小见大的作品多了,并且作品比较注重人物形象的刻画。这些作品一方面画作生动,另一方面创作风格体现不同地域风貌,有些质朴、憨厚,有些华丽、鲜艳,甚至使用了各种其它技法和辅助手段;从作品数量来说,可以涵盖目前整个中国画,尤其是人物画的总体状态。当然作品中也还是有些不足,比如少数民族题材过多,反映同一类题材(如都市生活、青年人题材)存在雷同的现象等,这需要艺术家通过不断修炼来改善。我们在选择作品时则要保证其质量,一是能否反映生活中那些鲜活的东西,反映这个时代的精神面貌和变化,二是作品要制作精良,构思要能体现真善美,表现当代人生活的形象和精神气质。评委们好中选优,通过这样的选拔,从而真正把好作品推荐出来,把优秀的人才发掘出来。
人物组评选现场
人物组评选现场
范迪安表示,每次参加评选都是一次学习和了解美术发展最新形势的机会,这次中国画展区的复评工作为我们打开了中国画当代创作的整体图景。看到这些体现时代新气象、新内涵和新面貌的作品,我们十分高兴并且振奋,这次送展作品的水平有了普遍提高,整体面貌喜人。中国画是我们民族绘画的重要代表,有着源远流长和积累深厚的历史,中国画的当代发展是衡量整个中国美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从中国画自身的创作观念,到整个社会对中国画艺术的欣赏、要求,时代都提出了新的课题,也提出了新的标准。所以从这次送展的作品看到,过去五年来中国画在转变思想观念,特别是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这方面,有了新的风貌。在表现的主题和题材上也极大丰富了,表现的主题和题材较之以往更加宽阔、多样。因此这些参评作品是丰富多彩的艺术表达生活的视角和感受生活的侧面,整体上表达了时代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群众生活新变化。以往我们都很担心中国画家过多沉浸在自己的笔墨探索中,这次送展的作品则充分表现出近年来画家们真正投入生活,在生活的真情实感的基础上进行创作,角度富有个性,所关照的许多生活侧面颇具新颖性。在艺术形式的探索上也呈现出新面貌,中国画界有一种研究趋势,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群像多,许多作品是以多人物构成的群像组合,比起较少人物的作品,多数人物的群像式作品则需要画家具有娴熟的技巧和掌控整个画面结构、气势、动态的能力。二是在艺术语言上的,水墨与工笔的相融合有新意。以往评选时都有点担忧工笔占上风,水墨相应较弱,从这一次参评作品来看,水墨和工笔在比例上都很适度,尤其是水墨的表现手法吸收了工细的特点,反过来,工细一体的绘画语言也吸收或反映了水墨语言的优长,更加注重韵律、节奏和气氛。这说明画家们在新的视觉文化下,更多地打开眼界,既看中国画自身的历史发展,也关照当代美术的整体发展,从不同的画种类别,包括从外来艺术样式上进行思考,这样一大批中青年画家在中国画语言的现代探索上很有新的起色,这使得中国画在艺术表现力上也体现出了时代精神。
人物组评选现场
人物组评选现场
人物组评选现场
徐里表示,总体而言,中国画展区复评作品在内容、形式、语言风格、技巧上都有了很大突破,作品整体情况较为理想。第一,画家的创作非常用心,这也是近年来美术界在变化过程中的集中体现,美术家们走出了画室、走进了生活,很多作品源于生活、表现生活、讴歌时代。从目前的作品内容来看,应该说达到了预期目的,各行业、各民族、各相关题材作品都有很好的呈现,因此,从思想内容来说,这是一批非常好的反映生活、反映时代的作品;第二,中国画展区作品整体水平较高,并且水平较齐,差距并不悬殊,这说明了近年来画家们在解决思想性问题的同时,也把过去一些比较浮躁的,带有物质的、虚无的,乃至去思想化、自由化的影响着创作的一些东西,通过慢慢调整摒弃掉了。因此,更多画家能够安下心来解决艺术创作的本源问题,例如怎样对待传承、创新、吸收、创造等问题,怎样从高原走向高峰,怎样通过中国画的形式表达时代精神?这充分体现了中国画的一种创作走向。此外,五年一届的全国美展作为规模最大、参与范围最广、作品种类最多、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国家级综合性美术大展,它具有引领和导向作用。全国美展的入选和获奖作品会直接影响着未来几年中国画发展的方向,可以说全国美展是一个风向标,因此,美术家们要明确自己的责任和担当,清楚自身在新的伟大时代当中应当扮演的角色,即如何通过自己精心创作的作品来回报国家和社会,来记录、描绘、讴歌新时代。
花鸟山水组评选现场
花鸟山水组评选现场
中国美协副主席、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军队文化工作系主任李翔表示,在看了这些参选作品后,发现一个可喜的现象,与以往相比,写意画比例大大增加了,年轻画家也更加重视写意中国画,而且一部分年轻画家对于写意画是下了很大功夫的;另一个特点是作品题材多样,以正能量作品为主导,既有大情怀,又有小情趣,作品所描绘的人物多种多样,有公务员、农民、解放军、科技人员、外国人等,还有描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风土人情等作品;第三个特点是形式丰富,全国美展对于作品有尺寸限制,因此,如何在限定篇幅内更好表现主题,就要变换多种样式,每个人还要拉开距离,这其实是很难的一件事,但从复评情况来看,这些作品无论在造型、色彩、构图,还是形式语言上,都是丰富多彩的,而且作者的基本功也很好地显示出来,可以看到作品的造型能力、色彩构成能力和笔墨能力都在不断提高。
花鸟山水组评选现场
花鸟山水组评选现场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杨晓阳表示,五年一届的全国美展举世瞩目,可以说是中国美术的晴雨表,“看了全国美展就等于看了全国美术”。全国美展总体而言体现了一种导向性,即不断推出新人、发现人才,其自身也在不断推陈出新,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从最初只有国油版雕四个画种,逐渐壮大,将实验艺术、综合材料等画种纳入其中,因此全国美展现在已经形成了覆盖全国几乎所有美术专业、检阅五年来美术界发展成绩的综合性大展。全国美展历来重视推出新人、重视艺术自身规律的强化,并且在当前国际化大背景下,通过文化互鉴不断强化我们的传统,是不可替代的重要美术展览。通过评选可以看出,中国画总体实力很强,参选作品数量很大,体现了对民族精神和文化自信的强调。当然展览也存在一些问题,展览以中青年画家为主,经验丰富、能够代表当代最高水平的老先生们的作品相对较少,美术界最高创作水平没有得到充分展示,希望今后能在这方面进行考虑,以进一步加强全国美展的完整度,使我们能够看到活跃在当下中国美术界的老中青三代所有层面的最高水平。
花鸟山水组评选现场
花鸟山水组评选现场
中国美协副主席、江苏省文联副主席、江苏省美协主席周京新表示,这一届的中国画人物画作类型多样、题材丰富,而且大家也一致认为,第十三届全国美展中国画展区的人物画整体水平好于往届,感觉整个作品饱满度很高、体现出一种厚实感,所凸现出来的艺术语言水准较高。大部分作者在选择相对比较适合自己的题材和制作方法、选择相对比较适合的尺寸和格式的同时,在语言上都有自己的追求。当然有一些题材相对较多,比如一群人、一群美女或者老年人,这类作品较多。从制作方法上说,较为平稳、写实、强调精致的工笔类作品较多。实际上每个人的都有自己的特点,应该发掘自身潜力,寻找适合自己的题材和方式方法,更专注于适合自己的语言、适合自己的表现,包括题材、造型、意趣、色彩等。年轻作者不要站在原地左顾右盼看身边的人是怎样画的,这实际上是一种趋同心理,还是应当寻找自己的路,每一位作者都会有一种适合自己的方法,并且这个方法能够体现出自己的独特性。
花鸟山水组评选现场
中国美协副主席、天津市文联副主席、天津市美协主席王书平表示,中国画展区参评作品令人印象深刻,尤其是有些中青年画家,他们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地创新和突破,并且,他们在题材等方面也有所突破,比如一些工业题材、描绘城市建设的题材等,这些题材其实是很难用中国画去表现,这些作者用一种真诚的感受,带着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之情,在新时代的感召下,担当新使命,展现新作为,真正响应号召,到生活中去,到人民中去,真正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在生活中、在人民中看到美、发现美,进而不断创造美。因此,本届中国画作品一定会发挥它的特长和作用,希望广大中国画家在不断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的创新,筑就中国美术新的辉煌。
中国美协副主席、广东省文联兼职主席、广东省美协主席李劲堃表示,本届全国美展复评中国美协做了大量工作,而且评选程序严格、流程严密,而且评委本身不参展,这也极大保证了评选的公平公正。这次的中国画展区各省区选了非常多的好作品,在复评过程中分了人物和花鸟、山水两组进行,也非常合理,这样一来,人物画专家对人物画进行评选,山水、花鸟画专家对山水、花鸟作品进行评选。他参加的是山水、花鸟组,从总体来讲,作品能够代表目前全国的中国画探索水平。而且在观看作品的时候我们也非常惊喜地看到非常多的新面貌,这可能是沿袭了全国美展的传统,就是多数青年画家参加这个展览,这对美术界推出新人起到重要作用。此外,五年一届的全国美展就如同一个风向标,它预示着未来一段时间的创作走向,而且从这次评选中能够看到还是有非常多的有水平的作品涌现出来。
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陈履生表示,这次中国画展区的作品有很多时代新的气象,反映出新时代的一些新的特点。可以看到很多新题材,也可以看到很多表现中国人新风貌的作品,还有一些表现传统题材的新内容,不管是生产建设、人民生活、重大题材还是花鸟、山水,都显示出了这个时代的新特点。与以往相比,我们认为这届全国美展题材新颖,契合时代。当然,就中国画而言,如何继承传统的语言、笔墨,如何在时代的变革中表现出传承的文化关系,对于全国美展也是一个巨大考验。因为来自全国各地的美术家五年来精心创作的成果集中呈现在这里,使我们看到不同的形式、内容、笔墨,以及一些探索性的方式、方法,既有恪守传统的表现形式,也有一些创新的内容,即中国传统基础上的当代发展的新特点,这就是新时代中的新笔墨,新时代中的新题材,新时代中的新表现。因此,从这届全国美展的中国画主题中,能够看到时代的发展,看到国画家与时代同步伐,可以预期的是,这届全国美展中国画作品展出后,一定会引发强烈反响。
据悉,“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国画作品展将于2019年9月26日在山东美术馆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