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中国美术奖”铜奖作品获奖评语、创作谈

   时间:2019-12-20

陈治、武欣-《尖峰食刻》-天津-中国画

 

 

中国画《尖峰食刻》获奖评语

  《尖峰食刻》是十三届全国美展优秀的一幅作品,表现的是祖国这70年间巨大的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通过新时代下餐饮文化焕发的活力,表现时代风貌。作品中呈现的是当代都市生活中一个普通的后厨场景,从桌上食材可以看出,有各种新鲜的蔬菜和海鲜,画面上部出现的厨房料理工具,以及右下角极具当前时代特点的外卖配送箱和二维码都能体现出当代的饮食特点。当前餐饮行业发展迅猛,已经从70年代的吃饱饭发展为吃品质、吃多样、吃体验,与此同时更加注重便捷性与特色化,坐等美食送上门也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作品整体生活气息较浓郁,画面黑白绿组合的灰调子,清新自然,干净清爽。作品中六位后厨人物鲜活生动,对人物瞬间形象的把握较为到位,艺术绘画手法上非常注重造型的张力与线的节奏感,把工笔画的简洁发挥的较好,充满了一股浓浓的写意味道。****总书记多次指出,艺术要坚持为人民服务,这幅作品的灵感源自真实生活,创作出具有深刻意义的艺术作品。(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龙瑞)

中国画《尖峰食刻》创作谈

作者:陈治、武欣

  2019年,我们以合作的形式第三次参加全国美展。前两届我们取得了一银一金的成绩,很多朋友都觉得我们应该就此打住,不必再费劲搞大创作了,见好就收。全国美展是全国主流绘画最大的展示平台,但我们从来没有把这个神圣的地方当成是名利场,能够在一种无形的压力下创作出一幅好作品,才是我们继续参加美展的初衷。

  关于《尖峰食刻》的最初想法,可以追溯到第十二届全国美展结束后,《零点》和《儿女情长》画的都是家庭题材,都是从我们个人家庭生活的感受出发,是个人经验的叙述和表达。画完《儿女情长》后我们已经跳出个人的情感经验,将眼光投向了社会生活。虽然我们关注的依然是最普通、平凡的人,但也恰恰引领我们从自我来到了人民中间。

  《尖峰食刻》是我们合作以来画的最为艰难的一张画。它是我们想打破个人绘画经验壁垒的一个试金石。现实主义绘画如何加强艺术化处理,使其更具有绘画性,人物造型如何能把握到那个既生动又概括的恰到好处的度,是这几年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尽管我们就后厨这个题材到朋友的饭店拍了上千张照片素材,但我们并没有依赖照片,而是通过观察、捕捉、体会、联想把所有的人物造型通过速写的归纳来确定,在速写的基础上处理造型,甚至有些造型脱离了照片和速写,完全根据对“形”的理解和需要来把握完成,大大增加了对自然形的主观处理。人物造型加入了传统绘画的造型意识和现代绘画的分割构成意识以及抽象性因素的考虑,这样的造型与我们以往的作品相比更具有意象性。打破习惯性的创作思维,需要不断提醒、克服自己,摆脱固有的思维定式,甚至很多时候是疑惑的和不确定的。这个过程虽然并不顺利,但我们始终是坚定的,因为这个寻求变化的方向是对的。

  在《零点》和《儿女情长》中,我们都采用了满构图的方式,使画面饱满丰富,对待画中每一个细节都极尽所能去刻画描绘,力求让每一个细节都完美到位。但是在《尖峰食刻》中我们有意的放弃了一些东西,或者说是放松了一些东西。我们觉得画面里要有松有紧、有张有弛,面面俱到可以做到,但有时也许并不需要,应该有取舍,而且应该敢于取舍。但是“舍”的部分,却仍要精心对待。怎样舍、舍到什么程度,都要认真考虑。这与我们以往擅长的、习惯的创作模式是有改变和突破的。

  艰难的创作过程还来自于选择。对于如何画蔬菜,我们陷入了一种矛盾的境地,对物象的把握,是要对色彩做主观的处理,不受真实色彩的影响,还是保留真实感受,画出菜的生气、生机。在这样一种矛盾中,我们挣扎徘徊了很久,难以抉择。心中有朦胧的画面,但是又本能地觉得,作为植物的蔬菜,生命力不可忽视,如果过分的主观,可能失去对物象天然生机的表现。翻阅宋人画册,看过大量的宋画后,我们选择画出生气,而不强调主观性,或许这也是一种舍。要让人们感受到厨房里的活力和生机,不仅人尽其职,菜也要尽鲜尽美。

画面的色彩历来是我们极为看重的,这张画我们追求既单纯又丰富的效果。单纯是因为只运用了绿色和黑白灰最简的色彩;丰富是指在同色系之中运用色阶和冷暖的变化。色彩是画面节奏关系的有效组成,白、绿、黑的抽象构成,黑、白、灰点与面的节奏变化,绿色系不同色阶的冷暖变化,加上线的穿插,从而达到抽象与具象的融合。

  《尖峰食刻》是我们求变的尝试,有很多想法在追寻的过程中总是摇摆不定,心中的画面如海市蜃楼,时而清晰时而模糊,最终完成时一如理想丰满、现实骨感,总和最想达到的效果有些差距。但是可喜的是,很多老师和同道们对我们的变化给予肯定,感谢大家的鼓励,这也坚定了我们的想法,对艺术的求索之路没有终点,我们还会继续努力,不负时代。

作者简介

  陈治,1978年生于天津,1997年考入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2002年考取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工笔人物专业研究生,师从著名人物画家何家英,2005年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为天津美术学院副教授,何家英工笔人物画艺术研究所副所长,天津美术学院艺术创作中心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工笔画学会常务理事,天津市宣传系统“五个一批”人才,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才。

  武欣,1978年生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01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国画系获学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国画系获硕士学位,师从何家英教授。现为天津画院专职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天津市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理事,天津美术家协会理事。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人才。天津市委宣传部“五个一批”人才。天津市第十一届文艺新星。荣获天津市三八红旗手称号。

 

李善阳-《吉祥祖国》-山东 -油画

 

 

油画《吉祥祖国》获奖评语

  油画作品《吉祥祖国》充满着一种喜乐祥和的气氛,整幅画以青藏高原亮丽的阳光和纯净的高天白云,烘托了藏族母女三代充满对生活的喜悦,厚朴善良的情怀,以及对未来美好的盼望,显然艺术家的创作动因源自他对现实生活的体验与热爱,画面每一部分的刻画都呈现出作者创作时敬虔饱满的态度与形色塑造间显露出对绘画诚挚的喜悦,尽管作者在人和景物的比例采用了大胆的夸张手法,背景由远而近的动车和由近而远的公路雪山拓展了绘画的空间,画面切实、可信,丰满健康,形式语言与内容含义吻合。作者以朴素写实的手法,成功的表达了浪漫升腾的意境。(中国美协油画艺委会杨飞云)

油画《吉祥祖国》创作谈
作者:李善阳

  我在大学时就研读过许多前辈的藏区题材作品,从此心中便埋下了西藏梦。那种古朴劲健、色彩浓郁、诗韵淋漓、精神朗然的画风激起了我对西藏浓烈的冲动。自2010年暑假第一次采风藏区开始,已整整十年。2014年创作完成《喜马拉雅》后,总觉得藏区人民那种喜马拉雅山一样雄伟、纯净、高阔的胸怀,雅鲁藏布江一样激荡的热情,圣洁的心灵和感恩的眼睛——这些真正打动我的东西并没有完全表现出来,这次创作《吉祥祖国》我试着努力去表达,但还是有许多不尽人意。我也确实花了一些精力和时间去解决诸如朴实、自然、真诚等方面的问题,但太难了,几乎没有多大进展,近五年的努力最多也只是在画面的经营或是在技术、技巧层面有些许进展。比如放射性骨架与喜悦感主题相匹配的结构设计,压缩画面层次结构,将三个人物集中到一个长方形与背景单纯的灰色天空这两个层次关系,同时将方形内以中心人物拱起的双手为中心,形成三个同心圆,再依次向上展开,直至冲击画面,又将中心人物的头部与下部形成三层三角形,这些都隐藏得比较自然,也起到了构成画面张力的作用。另外,我还注意让笔触放松了一些,不计较每一笔的精准,一遍达不到效果,就再来一遍,画中中心人物的上衣至少画了六七遍。遗憾的是到了展厅才看出来,还是画薄了,底层预埋得不够,冲击力受到了一些损失。

  整体来说这些通过时间积累、不懈努力和刻意训练都能有所提高,但还都只是处在技术、技巧层面,是有天花板的,对于解决绘画中诸如朴实、真诚等方面的问题作用不大,他们根本不在一个维度。所以创作完成《吉祥祖国》后我思考最多的就是这几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也困扰着许多美术家,看来真想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向艺术创作的源头追索,不在构图,甚至也不在构思,应该是在这些之前。比如我们经常惊叹、不理解梵高早期的一些作品,画得那么质朴、浑厚且真诚,总共画了十年就创造出那么多杰作,学习那么短时间就能画得那么好,真是让我们费解。梵高没有接受过正规学院训练,技术很简单、粗糙,开始画画的时候都已经二十七岁了,条件又很差,颜料、画布都要依靠弟弟提奥帮助提供,那他怎么就能做到呢?其实我们反过来想,恰恰是因为他那强烈的情感和想要表达的东西远大于他的技术技巧,这个时候的作品保证真诚、保证自然、保证质朴,因为他不会修饰,他没有修饰的技术和训练。真诚质朴的语言来自于他那纯洁近乎圣洁的心灵、一意孤行的痴傻、几近一无所有的生活。
我相信加西亚·洛佩兹说的:“……每当我抓的越准确越可能把那些没能明确认识的神秘,那种非物质的真实多少给表达出一些”。我将继续努力去抓准、去表达。

作者简介

  李善阳,1965年4月出生于山东牟平,山东艺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杨世斌-《家庭系列之花样年华》-浙江-油画

 

油画《家庭系列之花样年华》获奖评语

  青年画家杨世斌的艺术或许还处在探索和实验阶段,但在近几年的作品中,创作出现了一些较为写实的描写女性和描写家庭的作品。《家庭系列之花样年华》这幅作品是较全面代表了这两年的创作发展方向,画面宁静、含蓄,男主人公有几分自我审视的意味,这幅画面反映了作者趋向于偏洁净的艺术追求与表达,较为完满和谐。(中国美协油画艺委会朝戈)

油画《家庭系列之花样年华》创作谈

作者:杨世斌

  自从我成家有了孩子以后,对生活和事业有了新的认识和体验。以前画画过度关注自己的个人情感诉求,掺杂了很多理想化的东西,但是过于注重个人感受和认识,存在着得到虚假视象的可能,而画面展现的力量则只能来自“真实”,现在现实生活给了我这种“真实”。我开始冷静而又理性地去观察、描绘周边的日常生活,但又不想仅仅只是呈现现实,因此我在画面中力求展示因不断深入对象而产生的某种特别的内在可能。形式上我用传统写实的艺术手法表达有深度的思考,以画面上客观的物质真实表现形而上的、非物质的真实,以此来讨论时间与记忆、瞬间与永恒的主题。

  在绘画的过程中,我试图在作品中去掉过多的情绪,不断地回归与内省,我喜欢用安静单薄的笔触反复叠加,画面质感越来越显得粗粝斑驳,色彩表现也更加细微,创作的过程也越来越缓慢。我想使这种质朴的绘画语言与单纯的精神形成视觉上的关联,希望从这种物质表达的贫瘠中寻求一种精神的崇高,传达一种安静的力量。

  因此我以家庭为单位描绘身边的朋友们,他们(她们)在各自的生活轨迹中所呈现出的复杂关系与特定状态。《家庭系列之花样年华》是我以“家庭”为主题创作的系列作品之一,创作的背景是以我一个画家朋友的一家人为对象,试图通过一个画家的视角,展现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平衡“事业”与“家庭”之间关系的思考。因此我采用了双联画的形式,但两个画面并不完全对称,左联尺寸偏小,画家所处的是一个相对狭窄和封闭的室内空间,那是他的工作室,背后的橱柜里摆满了他收藏的各类古玩。右联尺寸偏大,画的是他的妻子和孩子,处于一个相对宽敞和开放的室外空间,坐在阳台向外望去,可以看到一片城镇风光。一个向内(画家的自我空间)、一个向外(家庭生活的开放空间),这是两个完全独立的空间,也是画家不可分割的现实生活,所以我把两个画面用一种灰色调统一起来。画中的提线木偶是孩子的玩具,暗示着我们面对家庭责任与个人事业追求而产生的现实焦虑,从而带来的某种“身不由己”。背景中隐藏的气球呈现出一种不可名状的压力和紧张,寓意人生的短暂,与作品的标题“花样年华”暗相呼应。即便如此,面对生活,画家那坚毅的目光仍投射出一份自信与担当,犹如画面中郁郁葱葱的绿植,那是一份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作者简介

  杨世斌,1979生于四川。2004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专业,现任教于四川美术学院。

 

翟小实-《钱江潮涌》-浙江-壁画

 

 

壁画《钱江潮涌》获奖评语

  随着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的飞速发展,地铁站为壁画家提供了很好的一个新舞台。本届展览中也涌现出一批为各地地铁创作的优秀壁画作品。《钱江潮涌》是为杭州地铁创作的一幅抽象形态的壁画,整体画面借鉴中国传统的青绿山水为精神基调,以泼彩的形式组织画面,一万五千多根八面体的烤漆铝制棱柱以水浪的流动方式排列,12种颜色组合在一起,展现出钱塘江奔腾不息的气魄,地铁的人流量大,不宜停留太久观看画面,这些特点决定了民众常常需要在行进中观赏画面,这幅作品中高低起伏的铝柱随着不同的折射面对地铁站中行走的观者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感受到一种涌动的感觉。这幅作品从中国文化传统中取得某种形式依据,但又不被简单的符号化的艺术图式抹杀想象的灵感,而是以当代艺术家的技艺重新建构出一个充满时代感的画面。(中国美协壁画艺委会)

壁画《钱江潮涌》创作谈

作者:翟小实

  《钱江潮涌》这件作品现于杭州地铁四号线的江锦路站内,紧附钱塘,画面高288厘米,长1850厘米(不含外框),壁画以中国传统青绿山水为基,以泼墨的形式渲染画面,15000多根刚劲的八面铝棍铸成涛涛水浪,宛如钱潮。12种色彩交相呼应,展现出大潮奔腾不息的力量和气魄,随着观者或走动、或驻足,高低错落的铝棒折射面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宛如千丝涌动、百川奔流,传统的语言、现代的表现方式,真切地塑造了那前赴后继、波涛汹涌的时代大潮!

我将继续努力创作,从继承、吸取、创新中求发展,为社会、为大众创造更多更好的作品,不忘初心,不留遗憾。

作者简介

  翟小实,1968年8月生于辽宁省沈阳市,1991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雕塑系,1997年参加俄罗斯苏里柯夫美术学院贝斯特洛夫教授主办的教师进修班,2001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研究生班。现执教于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雕塑系。

 

叶武林、史跃军-《红星颂》-北京-壁画

 

壁画《红星颂》获奖评语

  《红星颂》是一幅天然石材镶嵌壁画,陈列在福建三明市宁化县红军广场,反映了福建宁化地区的红军在土地革命时期的活动场景。宁化是革命老区,地处闽粤赣三省交汇处,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了红军土地革命时期的大后方,无论是革命宣传后方医疗保障、土地革命、扩大红军、支前还是红军生产自救都表现突出,宁化也是红军长征的出发地之一,主要由宁化籍客家青少年组建的34师在师长陈树湘的带领下为红军主力断后,战至最后几乎全军覆没。《红星颂》使用数十种颜色的天然大理石,用传统的镶嵌工艺完成。大理石质地坚硬,历经万年而成,由大理石镶嵌而成的画面不易损坏,具有恒久性。作品长30米、高6米,共刻画了约160多个人物。大理石材料的天然质朴以及手工拼镶形成的拼缝美感,让作品增添了一种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的厚重质感。(中国美协壁画艺委会)

壁画《红星颂》创作谈

作者:叶武林  史跃军

  中央红军的长征出发地福建宁化县政府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要在新落成的客家博物馆广场修建一组纪念工程,特聘请叶武林先生担纲设计,其中马塞克壁画《红星颂》是叶先生整个雕塑壁画群项目——《红星颂》中的主体壁画部分。

  2014年底,我刚从意大利回国就收到了叶武林先生的邀请,让我用所学的马塞克镶嵌技法来完成这幅壁画。刚刚毕业,就被委以重任,心中非常激动,莫名的机缘感好像是冥冥之中的安排。说实在话,我当时心里还真没有底。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花了三百年的时间才将教堂里的各种壁画全部替换成马赛克镶嵌壁画,时间之久、困难之大,我们是无法想象的。而宁化政府要求在有限时间内完成长30米、高6米的巨幅马赛克镶嵌壁画,对我来说无疑是一个挑战。然而叶先生对年轻人的栽培之心以及信任与支持,给了我极大的动力来接受这个挑战;此外,我出自军人家庭,从小在部队大院长大,因此对军人有一种特别的亲切感和崇敬感,这也是我创作《红星颂》能全情投入的动力源泉。

  在创作过程中,首先要吃透叶先生的创作意图。他是用老照片影像简化模糊的视觉效果,将观众带入特定的历史记忆中,用拼接的手法将生动的人物和真实的环境镶嵌进革命的概念叙述上,画面简洁肃穆、形象鲜明概括、令人过目不忘。我要在材料转换时努力体现这种风格;其次,马赛克镶嵌技术属于舶来品,在我国运用较少,配套尚不成熟,我也是第一次在国内使用这种技术制作如此大型的壁画;最后,这件作品经过我们多次推敲,决定选用质地坚硬、经久耐蚀、永不褪色的纯天然大理石,但是要达到画面黑白灰色调的自然过渡,则需要从黑到白至少十个色阶变化的大理石。为了寻找可用之材,我曾在广东云浮和福建水头实地考察一个多月,期间提取了石材数百种,反复的筛选和对比之后,最终寻找到满意的材料。从初稿制定到制作完成耗时一年,这期间我们始终坚持亲力亲为、精益求精,希望用最好的作品回馈社会,让后辈铭记这段历史。  

作者简历

  叶武林,1944年生,籍贯河北吴桥。196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原壁画艺委会委员,原中国壁画学会理事。曾任职于中国电影集团艺术创作中心。

  史跃军,1978年生,籍贯河南新郑。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2001年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同年7月进入河南大学美术学院任教至今。2003年至2006年于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高级研修班研习壁画,2009年赴意大利罗马美术学院攻读硕士,同时在意大利拉文纳美术学院研修马赛克镶嵌壁画艺术,2014年年底回国任教。

 

尚荣-《艺舟扬四海》-江苏-雕塑

 

雕塑《艺舟扬四海》获奖评语

  《艺舟扬四海》是本届全国美展雕塑作品展中“写意”雕塑的代表作品之一。这类作品反映了近年来我国雕塑家在寻求当代雕塑民族化发展道路中所进行的探索,它是一种基于全球化视野下民族自觉的文化诉求,也是探寻具有民族文化内涵当代雕塑语言的诉求。

  作者用写意雕塑的手法塑造了一组求真求法的修行者、传播者的形象,将中国传统写意绘画中不求工细、注重传神写照的笔墨语言融入到雕塑的造型中,吸收中国传统园林中的山石造型和水韵肌理,塑造了一个个穿越遥远时空的高古形象,在起伏错落的人物关系中蕴含着高山流水的音乐感,具有一派山林之气、意象之风。作者创造性的以一叶扁舟的造型意象作为远古高士的象征载体,不仅承载了中国传统哲学与美学的思想内核,同时契合了作品标题“艺舟扬四海”的文化理想与当代价值取向。

  作者用抽象的形体提炼出具有东方韵味和哲学高度的民族样式,是一种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的诗意表达,在雕塑的形式语言和精神高度中完成了民族化的蜕变,具有民族的风骨与个性。(中国美协雕塑艺委会副主任吕品昌)

雕塑《艺舟扬四海》创作谈

作者:尚荣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包容开放。古往今来,中外文明的交流、融渗与传播从未停止。从历史上的鉴真东渡扶桑、郑和七下西洋等都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对其他文化的兼容并蓄以及泽被四方的巨大魅力。

  本雕塑作品以象征寓意的形式和写意传神的手法刻画了一组求真求法的修行者、传播者形象,一叶扁舟,八位高士,或抱琴独立、或倚石坐卧、或对弈观棋、或阅卷览画,他们沉着坚毅、智慧灵明、高古超拔、勇猛精进、神情飞扬、姿态各异,整个场景设计暗合“琴棋书画”的中国传统文化表征。人物间以太湖石勾连,空灵通透、聚散错落、别有韵致,借鉴了传统中国彩塑“山水塑壁”的手法,与人物造型相得益彰。

这一叶扁舟,承载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乘风破浪时,扬帆济沧海,于今日之新时代将中国故事、中国文化传播远人,让中国走向世界的舞台中心。

作者简介

  尚荣,1978年生,哲学博士,南京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委会委员,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副秘书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美术家协会雕塑艺委会副主任,江苏省雕塑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江苏省青年联合会副秘书长,江苏省青年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南京市青年美术家协会主席,南京大学国家双创基地文创平台美术产研中心负责人。

 

李烜峰-《八女投江》-吉林-雕塑

 

雕塑《八女投江》获奖评语

  《八女投江》融入了人文主义关怀打破了主题性创作的旧有范式,取而代之的是摄人心魄的悲剧性表达,雕塑中的人物或悲痛、或愤恨、或恐惧、或坚毅……一切人在绝境之中的反应都自然流露,观者感同身受,继而追问生命的意义。中国当代美术创作丰富多元,新生代雕塑创作者求新求变,对于雕塑本体内核的研究显得乏力,新时代要求雕塑人具有历史担当精神,继而实现守正创新,为时代造像,为人民英雄立传,弘扬民族精神。《八女投江》无疑是个中典范。中国文化传统是文化自信的根基,中国古典美学思想的融会贯通是《八女投江》的又一亮点,雕塑中人物运动指向中心,这种构成内在的吸力达成了对时间的表现,隐喻着即将发生的投江行为。这正是对刘勰“隐秀”思想的善用。形象的表现也在“蒙养”和“生活”中化生,作者将人、物、硝烟、江水、风等等都迹化为笔触墨迹式的肌理。一切不确定性形质在观者的眼中和意识中渐渐形象起来,生动起来,这抑或正是中国写意的精髓。文以载道是学人的理想,新时代需要有担当的学人。希望青年艺术家们在历史担当与文化自信的胸怀和姿态中砥砺前行,继续观照传统,观照当下。(中国美协雕塑艺委会副主任殷晓峰)

雕塑《八女投江》创作谈

作者:李烜峰

  “八女投江”是发生在中国东北大地上的真实事件。1938年10月,八位抗联女战士为了掩护大部队的战略转移,成功吸引了日本关东军大部队的追击,在打完最后一颗子弹后,巾帼英雄们手挽着手,转身投入了波涛汹涌的乌斯浑河,谱写了中国抗日历史上的伟大篇章。她们的英雄事迹可歌可泣,她们的名字应该被人们世代永记,这是史诗般的悲剧,也是造型艺术永恒的主题。弱小与强大、正义与邪恶,在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绝境中,八位女英雄选择了舍生而取义,将青春的生命永远定格在那一刻。无畏牺牲、慷慨赴死,此乃大丈夫之气节也!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铭记历史不是要增加民族仇恨,而是不让屈辱的历史重演。谨以此组雕塑凝铸烈士英魂,升华浩然正气,弘扬凛然大义,讴歌中华民族英雄,赞颂大无畏的革命牺牲精神。

具象写实与写意相结合,追求表达方式的合理性

  现实主义题材决定了雕塑的主要表现方式必然是以具象写实为主,为了强调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创作风格,在塑造过程中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寻求似与不似之间的平衡关系,物象的显现程度是根据雕塑整体需要而自然呈现的,不把实实在在的形象和体积作为主要创作目标,而是在像与意之间寻求一种恰到好处的表达方式,是一种既非客观也非主观的自在生成的过程。另外,写意雕塑手法的运用能更好地发挥泥塑的特性,能让泥巴鲜活起来,在塑造时更加自由。

抽象构成关系的融入,强调雕塑的结构性

  八个人的组合,如何经营位置、安排构图是首要环节,这组雕塑的头、手等形体可视作抽象构成中的“点”,四肢等可以视作“线”,身体以及大面积的体块可视作“面”。

点、线、面之间的构成和布局是按照一定的节奏和韵律来安排的,聚散分合、抑扬顿挫相得益彰。将这种抽象构成关系带入到具体形象的塑造中,人的五官也生发出了生命的律动和节奏,进而和写意的表达贴切结合。

雕塑强调整体性表现

  人物的组合雕塑是我惯用的雕塑方式之一,整体团块蕴含一种不可名状的势力,在《八女投江》的雕塑创作中或将雕塑的空间关系和绘画的平面关系统一考虑,将正空间、负空间以及平面空间运用到创作中。雕塑的整体性就犹如石涛所讲的“蒙养”,它包含一切所要表达的事物,它们又在不断变化中,并不十分确定,这时便需要“生活”的细节作为点睛之笔,来激活整体的雕塑,这些细节的塑造也将是写意的。

  阐释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时代立传、为英雄立传,弘扬民族精神是文艺工作者的使命。八女投江时,最大的冷云和安顺福23岁,最小的王惠民13岁,平均年龄还不到20岁,正是现在的孩子小学六年级到大学刚毕业的阶段。青春正好、生如鲜花,却在战火中凋零,湮没于乌斯浑河滔滔水波!然而她们的生命在悲壮中灿烂定格,她们年轻美丽的面容永远铭记在历史中,她们不屈的身姿铸成了永远的丰碑!雕塑《八女投江》不仅仅是为了纪念这八位英雄,更是以八位英雄为形象,纪念整个中华民族抗日英烈,为民族精神造像。

作者简介:

  李烜峰,2000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获学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美术研究院获硕士学位,2016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学雕塑创作方向获博士学位。现为中国雕塑院青年雕塑创作中心副主任,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副教授,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雕塑学会理事。

 

李震-《为新中国雕塑》-重庆-雕塑

 

雕塑《为新中国雕塑》获奖评语

《为新中国雕塑》这件作品,用浮雕和圆雕相结合的方式为观众还原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参与纪念碑浮雕创作的雕塑前辈们共同探讨讨论方案的场景,把经典的瞬间定格为新中国雕塑奠基者永恒的纪念。

作者题材选择的切入点十分巧妙,而且在表现形式和雕塑语言上进行了探索和尝试。作者充分发挥了具象写实雕塑语言在主题性美术创作中的优势,坚持用雕塑本体语言讲好中国故事的信念,用精湛且朴实的技艺向经典致敬,向老一辈雕塑家致敬,同时也反映了新时代青年雕塑家在主题性创作中新的历史思考和使命担当,实现了个体生命体验与民族国家历史的审美结合,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中国美协雕塑艺委会副主任吕品昌)

雕塑《为新中国雕塑》创作谈

作者:李震 

  这件作品表现了老一辈雕塑家创作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时的场景,人物从左至右分别是张松鹤、萧传玖、王临乙、滑田友、刘开渠、王丙召、曾竹韶。背景浮雕为《八一南昌起义》。形式采用浮雕与圆雕相结合的表现手法,并用焦点构图的方式进行创作。场景中的道具有梯凳、木箱、椅子等,还有能够表现时代特点的东西,如长褂工作服、白衬衣、老三条皮凉鞋、手表、图纸、钢笔、千层底等。通过作品细微的表达,希望能够让观众了解那一段历史并感同身受。 

  1949年全国政协第一届会议决定建造人民英雄纪念碑,1952年开始动工,1956年纪念碑浮雕开始制作,1958年建成。老一辈雕塑家与纪念碑在这一时期的故事和情缘是那么曲折和震撼,不由得让我对老先生们和浮雕都更充满敬意。回想当时,为了新中国他们义无反顾地回到了祖国,为新中国雕塑,为了祖国的教育事业,又在三尺讲台上奋斗一生。今天我踏着他们铺好的路,一路走来,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真切感受到,今天中国雕塑艺术的蓬勃发展来之不易。吃水不忘挖井人,当年他们为新中国雕塑,今天我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雕塑。我在想,何不把他们联系起来?当年他们为在新中国成立中付出鲜血的英雄们而雕塑,今天为纪念他们为新中国雕塑而雕塑,于是就有了现在这个题目“为新中国雕塑”。想法是有了,但实现这一作品却困难重重,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将前辈雕塑家影像资料中的形像还原成1956年他们制作纪念碑时的年纪,这是我面临最大挑战,除了相貌之外,还包括他们的身高、性格特点等。我怕形象做不好,但更怕性格做不对。第二个困难是作品几乎涵盖了写实雕塑中所有门类——浮雕、圆雕、群雕,以及肖像研究、衣纹研究、场景雕塑。这是我做雕塑以来遇到的最大挑战。第三个困难是作品的翻制和组装。由于翻制手段的局限性,作品不得不拆分和切割翻制,这就面临一个问题,如何在翻制出来后,将它们原样拼接回来。这两个问题真是让我既看到希望,又感到绝望,始终在崩溃边缘徘徊,还好最后所有的问题都得到完美解决。当作品最终完成时,我心里五味杂陈,历史与今天交融、困难与惊喜同行,这件作品对我来说,已经不只是一件作品了,它是我的故友。我对它是如此了解和熟悉,我希望它能够提醒人们记住为新中国作出贡献的雕塑界先辈,并铭记他们所雕塑的那些英雄人物和历史故事。

作者简介

  李震,201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第二工作室,获学士学位,201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获硕士学位,2015年至今任教于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

 

李小军 -《折山入梦》-广东-漆画

 

漆画《折山入梦》获奖评语

  广东漆画作者李小军所创作的《折山入梦》(200×160cm),大尺度的作品对于漆画绘制具有一定的难度。这幅作品在色彩上果断地舍弃了以往漆画追求复杂视觉表达,在这幅作品中画面运用了大面积黑漆及暖金的背景颜色产生了鲜明的对比,作者运用漆灰刮涂通过厚薄凹凸的块面产生节奏变化,自然天成,达到完美的融合,扩大了视觉的冲击力。作品不同的凹凸块面通过光线的折射产生了丰富的绘画效果,突显了漆媒材的语言特点。这件作品充分的体现了作者对作品的整体把握对和画面的驾驭能力。作者通过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体悟、有效的将自然进行艺术的转换,利用了单纯的结构性的平面表达加强了画面的现代感。这幅作品独特魅力在于强化了漆画的综合表现手段,结合了材料的厚重的肌理及质感,突显漆画艺术语言纯正表达,探索着当前现代漆画创作的方向,它是作者多年来在漆画创作中关注时代性、民族性、意象性的一个阶段性成果。作品造型汲取了秦汉石刻雄浑质朴的气象,融合了传统图形元素和现代构成图式,明暗色调表达层次丰富,技法材料应用简约精微,画面凝练出崇高静穆的气息,传统文化的内涵,充盈饱满的艺术形式及创新精神在这件作品中得到充分发挥,是近几年全国性大展中难得的优秀作品。特别是对于传统漆画,以往获奖作品题材形式都过于保守。这幅抽象题材的作品获奖,代表着全国美展在漆画艺术学术探讨的开放性以及漆画艺术形式多元的包容性。(中国美协漆画艺委会程向君)

漆画《折山入梦》创作谈

作者:李小军

  漆画作为一门既年轻又古老的绘画品类,经历了一个与众不同的成长过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创作理念逐步从保守走向开放,通过大胆吸收、借鉴其它画种的优点与长处,更加具有时代精神、民族气派、地域特色。如今,漆画艺术创作题材日渐丰富,已呈现出具象、意象与抽象等多种艺术形态,全方位地表现出漆画作为一门纯艺术绘画形式所应有的状态,并彰显出时代性、民族性、本土性等特色,融入了现代人的精神情感和审美风尚,成为一门现代艺术的标志,为新时代美术事业的繁荣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漆画《折山入梦》在第十三届全国美展中获得铜奖,它是我多年来在漆画创作中关注时代性、民族性、意象性的一个阶段性成果。作品以山和折线为创作题材,采用纪念碑式的构图,以平视、层叠、剪影的传统造型手法,把山型概括为简约粗犷、雄浑有力的图式,把折线根据山势塑造得简洁有力,使二者有机融为一体。在材料技法和色调上,采用了大漆、箔料、蛋壳、堆灰、平涂、皱漆等。首先利用大面积反复髹涂、推光揩清后的黑色作为画面的基调,凝练出静穆的气息,和山形的粗粝漆灰造型、银箔罩染后的一抹亮色形成强烈的对比,通过明暗色块的反复层递加强了空间的表达,丰富了画面的细节,同时也彰显出漆画特有的气质。总之,《折山入梦》以自然为表现对象,汲取了秦汉石刻雄浑大气的艺术基因,以现代的造型手法和意象表现,礼赞人类开天辟地、气壮山河的勇气和创造与梦想的永恒主题。

漆路漫漫,我将继续砥砺前行,以漆书写我们伟大时代的艺术篇章。

作者简介

  李小军,男,1974年生,广东丰顺人,1997年广州美术学院教育系装饰艺术专业本科毕业,2007年广州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硕士研究生毕业,2011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漆画艺术创作语言研究访问学者结业,2016广州美术学院中国写意油画高级研修班结业。现任肇庆学院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教授、副院长、学术带头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漆画艺委会委员,广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漆画艺委会主任,肇庆市第十二届西江拔尖人才。

 

王杰-《暧昧》-浙江-陶艺

 

陶艺《暧昧》获奖评语

  王杰的作品《暧昧》使用陶艺最古老的泥条盘筑技术,并将陶泥材料改为瓷泥创作,型制硕大,整件作品将盘筑的语言用到极致,高超的技艺形成单一而又富有魅力的质感肌理,视觉新颖而“传统”。作品没有作简单的容器性处理,而是在容器的底部中心出人意料的生长出一个“喷泉”状的形态与外围器口形成呼应,使作品的内外空间具有巧妙的视觉互移,也使作品在容器与抽象雕塑中进行了转换,独特的侧陈方式丰富了作品的光影,也强化了泥条编织语言的“文学性”。此件作品在激活陶瓷古老技术并融入个人新的审美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体现了材料与技术与人的相互自律又自由的多重表达。(中国美协陶瓷艺委会)

陶艺《暧昧》创作谈

作者:王杰

  2017年秋,雅克·考夫曼教授来中国美院开展大地艺术课程,促使就读陶瓷艺术专业的我开始思考工艺、技术以外的东西。在自然环境中,材料、人与空间的关系构成了作品,作品的形式与材料承载着精神力量,特定的空间环境与作品关联,并共同形成能量场域。视野在广阔空间中探索,身心在体会环境所带来的能量,至此,手之所动则不局限于材料及材料所限的工艺技巧之中。物质,或许有其精神性层面,尤其是生命能量,并在空间中释放、展现,这是我想探索的方向。

  我希望通过更加纯粹、感性的创作方式,利用陶瓷本有的特性来传达出我与作品的精神能量。陶瓷艺术的创作,即是手的创造力的体现,而手随心而动。泥料与手最坦诚的接触过程中,手的任何触动与变化均在泥料上留下痕迹,因此我使用陶瓷成型手段中最为古老的成型手法——泥条盘筑,作为创作手法。这是陶瓷泥料独有的成型方式,以此来体现陶瓷物质特性,同时,泥条盘筑是手与泥最直接触碰的创作方式,在盘筑的过程中,通过手的盘捏,点与线逐渐构建出作品的空间体量,这是形成我作品的基本方式。

  我思考过严密的细胞结构对生命体形成的意义,无论是扭曲、散乱的树木杂草,还是形态各异的昆虫动物,都是由大量紧密细胞结构以及其精细的连接关系来支撑构建。可是,生命能量总是会使人处于一种感性的、动容的,令人内心情绪翻涌的状态,从而叫人常常忽视了理性的力量,将强烈的、激荡的情感迫不及待地透过材料与工艺肆意泼洒,而并没有通过合理、适当的方式和脉络去输出情感,为满腔的思绪打开恰当的出口。基于此,我尝试模拟类似僧人念珠式的忘我创作状态,又如同3D打印机一般的机械性工作原理,通过大量重复性的、机械性的盘筑与点拓动作,在盘筑作品造型的同时,形成点线层层叠加的肌理效果,如同鳞甲,相互支撑。我以此方式,在耗时耗力的前提下试图冲淡我对物质本体的关注程度,包括材料与我个体,同时,作为生命体的我并不能如同机械程序一般量化每个动作的力度、角度、位置等,所以我的手对每个点的控制必然产生不可控的细微误差,这些细微的误差在作品体量生长扩大的过程中被逐渐放大并形成作品独有的不可预料的自然形态,伴随着形态的生长与空间的构成,我个体的手的精神性在作品身上得到释放,与作品共同产生独特的精神能量,而这能量也随着作品的扩大态势而向外释放,与外部空间形成对话。

  创作《暧昧》的过程是我对自身的磨练。由于该作品的创作方式与体量所产生的高强度工作量,迫使我通过沉浸式的创作状态,竭尽全力地让身体疲劳,在身体疲劳麻木过程中,手在逐渐以身体本能而运作,于是属于我个人生命体的精神能量不再只是扮演着创作主导、支配的角色,而是与材料共同协作、生长并相互感受。在这个过程中,我甚至不需要大量地主观控制造型与体量的变化,而是配合其扩张态势,辅助其生长成型。

这是一个暧昧的过程,是我与作品默契形成的过程,我不需要运用过多技术、工艺与工具、器械来迫使她改变增长的态势,是单纯的我与作品交流对话的过程,是我与陶瓷材料相互配合的过程,这也是我想继续探索的方向。

作者简介

  王杰,1993年出生,浙江温州人,2016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专业,获学士学位。2019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陶瓷艺术方向,获设计学硕士学位。

 

史国娟、段劼、贾昆、史爽、曹大力、褚黎明、郝一璐、梁雪蓉、林美淇、张蕾、苏大伟、高凌波、董玉波、李姝、赵冰瑶-《生生不息》-吉林-动画

 

动画《生生不息》获奖评语

  水墨动画片《生生不息》以松鼠一家为线索,刻画了东北地区四季分明的大自然中生命间和谐与共生的图景。松鼠作为大森林中美丽的精灵成为片中的主角,通过他们的灵动活泼的习性展现出生命和爱的价值传递。主题鲜明深邃,把生生不息的精神转化成了人之爱、国之爱和民族之爱。作品以中国传统的水墨写意画为表现形式讲述颇具传统文化内涵的故事,表达了人们积极向上的奋斗精神,彰现了中国生生不息的民族原力。这部动画片每一个场景都是一幅出色的水墨画,笔法虚实相生。长白山的巍峨庄严和林海雪原的苍茫辽阔,浓郁的地域特色,天地与立、神化攸同的劲健精神,带给观众以雄放而壮阔的寓美语感。作品将水墨创作实践经验应用于动画片创作中,使片中的形象呈现出浓郁生动的传统国画特征。音乐、背景声效与画面结合,栩栩如生,充满激情和艺术表现力。作品以小见大,寓意含蓄,化繁就简,充分体现了中国水墨画艺术和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国美协动漫艺委会)

动画《生生不息》创作谈

作者:史国娟

  一、坚持地域特色。我从事中国画创作多年,尤其在花鸟画的创作中有较深感受,一方面,不断向古人学习,探究中国传统文人绘画的精髓;另一方面,不断向自然学习,以自然为师,和自然对话。在题材上我一直根植北方文化,围绕东北长白山文化地带探索多年,对长白山地区的人文历史、自然景观、生态样貌有了大量的创作心得,歌颂家乡的风土人情成为我一直以来的夙愿。在花鸟画创作中一直侧重长白山特有的雪景、松树、松鼠题材。松鼠在我的作品中不仅仅是长白山特有的动物,更是森林中的精神和灵魂,在画面中形成别致的形神气韵。“以笔墨之自然合乎天地之自然”,多年的创作实践让我从传统的笔墨语言中寻找到了新时代艺术语言。地域文化养育了我,给予了艺术的力量。以中国水墨的形式创作具有东北地域特色的动画作品,用现代动漫技术转换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一直是我的研究方向。

  二、主题鲜明深邃。“生生不息”是我带领项目团队成员一起完成的科研创作项目。老子《道德经》中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家哲学思想揭示了天地万物的流动、运化、生生不息的人与自然的共生规律,这里面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源远流长,这是中国哲学关于本源问题的论述。而在现实社会和人们的生活中,这种天地运化、生生不息的精神被逐步转化成了人之爱、国之爱、民族之爱。基于这样的创作理念,确立了《生生不息》这部作品以国画水墨写意为主要表现形式,以吉林长白山地域中丰富的自然生活为表现题材,通过充满寓意的抒情创作手法,表现自然界中生生不息的博大生命之道,以传统艺术形式来颂扬中华民族博大仁爱的民族精神的尝试,也表达了对美好时代的尽情讴歌和对未来的无限期待。

  三、把握美术、音乐、剧本原创。在短片创作中注重三个方面的表达:其一,对环境的把握。片中重点表现了长白山的巍峨庄严和林海雪原的苍茫辽阔,那种荒荒油云、寥寥长风的雄浑气魄,那种天地与立、神化攸同的劲健精神带给观者以雄放而壮阔的视觉感受;其二,以松鼠一家为线索,刻画了在四季分明的自然界中,个体与群体的和谐生存状态。松鼠作为森林中最美的精灵成为片中的主角,通过它们灵动活泼的习性反映出生命的价值和对爱的传递;其三,坚持多个原创点的有效结合,从美术原创中获得动画原型是这部片子的关键。在这部作品中我将水墨创作实践中的经验应用到动画创作中,赋予对象更加准确的个人绘画风格的呈现。在音乐方面,强调用音乐的变化表现长白山四季和故事情节。削弱音乐特效,强调在自然界收集的多种声效的艺术表现力。注重声画对位,背景音乐、声音及声效与画面完美结合。除此之外剧本原创也保证了作品以小见大、寓意含蓄、化繁就简、朴素自然的基本创作理念,这种创作理念正好符合中国人的审美需求,也彰显了中华传统文化在动画中的呈现与传播。

  四、传统绘画与新传播形式相结合,讲好中国故事。今天是富媒体时代、全媒体时代、微传播时代,这个时代的媒体具有便捷、交互和实时的特点。《生生不息》运用传统中国水墨语言形式来表达故事,既体现其语言的多样性,又显现了文化多元表达,起到对中华文明的传播作用。当然,作为一个多元审美环境下的动画片,观众的审美要求不断提高,多学科交叉、跨学科通力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生生不息》从语言形式到传播形式,都是在用中国式的语言讲述中国故事。讲好中国故事,就是用中国语言形式,阐释中国积极向上的精神,表达中国审美价值,展现中国生生不息的力量。

作者简介

  史国娟,吉林艺术学院动漫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为长春电影制片厂美术片厂导演。1985年创作长影第一部剪纸动画片《脱险记》。

 

李非-《我的姐姐》-辽宁-连环画

 

连环画《我的姐姐》获奖评语

  李非的《姐姐》取材自她自己的家庭生活。她的姐姐是一名唐氏综合征患者,虽年逾四十,但生活依然不能自理,智力也只相当于3岁孩童。李非这套作品,表现手法极为朴实,但却不乏感动人心的温暖力量。她选取的是她最熟悉的姐姐的日常生活。在表现姐姐与父母的互动时,人物的肢体动作并不复杂,但是在细节处理上非常到位。家里常见的摆设,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甚至有些破旧的家具,都极具生活气息。画中人物的状态也非常自然亲切,躺在床上读报的父亲有些干枯瘦弱,但并不让人感觉焦虑,彷佛就是邻家的老人。忙碌的母亲也是神情泰然,看不出任何对生活的抱怨。画中还有作者自己,就像普通家庭的女儿,一切的负担都是自然而然,算不上命运的馈赠,也不是天将降大任。家庭中的每一个人都平静地接受了生活的安排。患上唐氏综合症的姐姐一派天真烂漫,无忧无虑。作者在其中一幅的背景中还画了儿童画,用近似旁白的形式展现了唐氏综合症病人的内心世界。作品取材独特,表现手法上个人特点十分鲜明。在非传统的构图中,留白运用得十分巧妙,画面节奏张弛有度,是难得的优秀作品。(中国美协连环画艺委会)

连环画《我的姐姐》创作谈

作者:李非

  我的姐姐长我四岁,是一名二十一三体综合征(俗称唐氏综合征)患者。百度对其的定义如下:“又称先天愚型或Down综合征,是由染色体异常(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而导致的疾病。60%患儿在胎内早期即流产,存活者有明显的智能落后、特殊面容、生长发育障碍和多发畸形。”

  从小到大,眼看着我的姐姐从姐姐的角色变成同龄人,又变成妹妹、小妹妹,最后变成宝宝、小宝宝。她的喜怒哀乐、她的成长老病我都参与其中。我一直有一个强烈的愿望——想把姐姐的故事分享给大家,希望更多人了解这个人群,了解他们的生活现状,给他们更多的关注和关爱。

  终于,第五届全国架上连环画给我了这次机会,而且是一个以绘画为主,结合文字的更直观、更有感染力的表达方式,这就是我的圆梦时刻。

  进行《我的姐姐》这套连环画创作时,我喜忧参半。喜是有这个好机会,而姐姐就真真切切的在我的生活中,我能更好的体会其中蕴含的感情,更容易把控全局;忧则是因为姐姐受到疾病的影响,无论是她的面部表情,还是肢体动作,都比较单调呆板,加之活动场所受限,素材选取就比较困难。终于,克服了困难,历经了大半年的时间,最终成型了这8张构图的初稿。

  我希望用黑白灰的色调展示出一个斑斓的世界。这套作品不仅可以展示出父母、姐姐的日常生活,也可以表达出姐姐的内心世界、她对生活的憧憬和渴望。希望评委老师和各位观众在观看我的这套作品时,不仅仅是评价它的艺术价值,也可以暂时走入姐姐的生活,成为她的一位来访者,与她的日常生活拉近距离,更直观地了解她真实的生活状态,了解这个群体的生活状态。

  连环画是一种贴近生活的艺术形式,是陪伴很多人成长、人们喜闻乐见的绘画形式。回顾这几年连环画的创作,紧迫和充实是最大的感受。紧迫既是精神上的,也是时间上的。而充实却让我的心境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中获得平和、安静。我何其幸运,找到了学习上的良师,找到了想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就像茫茫黑夜中出现了一束指引我前行的光,我现在依然在绘画这条道路上踯躅前行,但我知道这是我会永远坚持走下去的路。

作者简介      

  李非, 1978年出生于辽宁沈阳。毕业于沈阳师范大学,鲁迅美术学院研究生在读,中国美协会员。

 

徐小鼎 董雪凌-《阿弥陀经》-北京-书籍装帧

 

书籍装帧《阿弥陀经》获奖评语

  这是为一部为佛经而设计的装帧作品,它采取了一种极简的表现方式,充满了禅意,给人庄严清净的感受。佛经里的文字和图像得到了有机的结合,这种结合并不是插图与文字的关系,而是体现文本内在概念和设计的整体内涵上。

  作品充分利用了书籍的内部空间,使这本书在翻阅初始并不是一目了然的,具有一种神秘感。而翻阅的过程成为寻求答案和理解的过程,并以此构成了作品的基本特色。作品既是一本书籍,也是一件具有独立构想的艺术作品。它需要具备书的基本概念和特征,需要有成书篇幅和翻阅的手感。又不同于一般的出版物,它是设计者以书籍装帧一般原则为基点,通过艺术的想象力和创新性,通过设计构想的不断完善而手工制作完成的。

  整件作品包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韵味,这不仅仅体现在装帧工艺、字体、绘画等具体形式上,更主要体现在作品内在气质和精神内涵上。该作品属于专业的青年书籍装帧设计者以创新思维构想的成功的实验性作品。(中国美协插图装帧艺委会丁品)

书籍装帧《阿弥陀经》创作谈

作者:徐小鼎 董雪凌

  《阿弥陀经》是一本全手工制作的艺术家手制书,其灵感来源于中国书籍装帧艺术和传统佛教石窟中的造像与壁画。作品运用手工装帧、雕刻和绘画相结合的方式,力图在书籍不大的方寸空间内展现出具有历史感和叙事性的宏大场面,并将文本和图像在书籍作品特有的翻阅过程中进行有效的融合。

  作品的封面材质采用手工染色的麻布,内页选择专用版画纸,佛像运用天然矿物质颜料进行绘制并用中国传统的锁线装进行装帧。作品文本来源于佛教典籍《阿弥陀经》,经文讲述释迦摩尼佛为座下弟子描绘阿弥陀佛所在的西方极乐世界种种美景的故事。整本艺术家手制书正文共计100页,除第一页外的每一页皆有一尊手绘佛像,共计99尊。《阿弥陀经》的文字内容依次印制在每一内页靠近书脊的位置。作品运用雕刻的方式将手工绘制佛像置于一个个宛如菩提树下的“洞窟”之中,其图示语言来源于克孜尔石窟特有的菱形构图布局。由于书籍本身的结构和空间,第一页可以看到所有99尊佛像,而这些佛像居于深度不同的99个“洞窟”中。这一页再现释迦摩尼佛讲经授法的道场,佛祖居于正中,也是“洞窟”雕凿最深处(第100页),其余众弟子们深处不同的“洞窟”中(不同的页数),环绕其旁听法。在书籍翻阅的过程中,随着页数的增加,内页中所能见的佛越来越少,直至最后一页佛祖本尊水落石出。这一页表现释迦摩尼佛传法完毕后的场景,听法结束,弟子们纷纷离去,而传道完后的佛祖则依旧在此思考与冥想,正所谓“闻佛所说,欢喜信受,作礼而去”。

  此次创作过程是一次匠心的修行,让我们体会到了“工匠精神”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也更加坚定了我们不断探索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艺术设计相结合的道路。在作品中我们力图将传统的工艺、绘画方式和装帧手段以新的艺术语言进行呈现,展现中国传统文化在新时期强大的生命力和丰富的可能性。书籍装帧艺术和佛教壁画艺术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同时,两者也都是不同文化交流与融合的见证。书籍搭建起文化传播的桥梁,而如敦煌、克孜尔以及云冈这样的佛教石窟则是民族融合、文化交流的见证。在新时期,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并将其与时代发展相结合,进行有创新性的转化,是伟大时代赋予每一个文艺工作者的历史使命,也是中华民族文脉传承、生生不息的象征。

作者简介

  徐小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助理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05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获学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201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获博士学位。

  董雪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博士研究生。200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获学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2017至今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博士研究生。

常瑞红、李晓梅-《合礼之器-大漆饮食具》-山东-艺术设计

 

艺术设计《合礼之器——大漆饮食具》获奖评语

  中华饮食文化最重要的特色是“礼”。渗透在中华饮食文化中的礼貌、仪节、伦常之礼,都使得有限的口腹之欲寓有超乎具体物质享受以外的精神内涵,影响和拓展了饮食活动的社会价值和功能。作品《合礼之器》站在对现代生活方式反思的角度,运用“藏礼于器”的传统造物智慧,倡导食具设计体现中国式家庭分餐礼仪和伦理观念。

  中国式家庭分餐制,能有效地规避现代合餐生活中“礼”的缺失、饮食的无度、食物资源的浪费、饮食卫生的隐患等弊端,传达一种科学的用餐理念,提倡环保、节俭、卫生以及营养合理搭配的良好饮食习惯。该作品以中国现代家庭结构和饮食习惯为基础,针对老人、成人与儿童需求开发功能各异的六个套系、共计106件器物,从漆器的实用性出发,使漆器重新服务于社会生活。

  “合礼之器”大漆饮食具以木为胎,运用天然大漆材料,采用木胎裱布及晕染的传统漆艺技法进行制作,造型、色彩简洁明快。作品以中国传统经典器型为基础进行当代设计转换,使其在形态与色彩等方面更加符合当代审美特征。作品无论在器物形态设计上,还是在饮食文化的挖掘表现上,都体现出藏礼于器、道器并重等传统造物观回归当代生活视野的独特价值和艺术魅力。(中国美协工艺美术艺委会秘书长孙磊)

艺术设计《合礼之器——大漆饮食具》创作谈

作者:常瑞红  李晓梅

一、创作思路

  饮食乃是礼之本源。《礼记·礼运篇》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汗尊而杯饮,蒉桴而土鼓,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礼”有多重含义:礼貌之礼、仪节之礼、伦常之礼,无不是协调、沟通和规范人与人的伦理关系,这种观念对饮食行为的渗透和主导,使得有限的口腹之欲寓有超乎具体物质享受的精神内涵,拓展了饮食活动的社会价值和功能,由此衍生出多姿多彩的内容是中华饮食文化与世界各国相区别的最重要特色。创作者对于现代生活方式进行反思,倡导中国传统家庭用餐礼仪和伦理观念。

  中国传统就餐方式有分餐制与合餐制。就餐方式的变化不仅是生活方式的简单移易,而且与社会发展、生活习惯等有着密切关系。传统合餐制在现代生活中的弊端已日益显著,“礼”的缺失、饮食的无度、食物资源的浪费、饮食卫生的隐患等。通过“合礼之器”大漆饮食具设计提倡分餐制,这样能够相对有效的规避上述的弊端。通过作品传达一种科学的用餐理念,提倡环保、节俭、卫生以及营养合理搭配的良好饮食习惯。

  “合礼之器”大漆饮食具作品的创作秉承设计服务生活的创作理念,专门为中国家庭而设计。作品以现代家庭结构和饮食习惯为基础,包括老人、成人与儿童等和而不同的6个套系,共计106件器物组成,每个器皿的造型依据其功能而设定。

二、作品创新点

  漆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8000多年的悠久历史。秦汉时期漆器曾一度取代了青铜器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广泛应用于衣食住行等方面。时至今日,漆艺的发展呈现多元化,漆艺更倾向于艺术表现和装饰趣味,但作者认为实用性仍然是漆器的本质属性。“合礼之器”大漆饮食具作品的创作立足现代生活需求,从漆器的实用性出发,使漆器重新服务于社会生活。

  饮食器具是审美需求和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大漆材料具有抗菌、防腐、耐热、轻便、质地温润、工艺精致等优良品质,是制作饮食器具的天然良材。“合礼之器”大漆饮食具以木为胎,运用传统大漆工艺进行制作,造型与色彩简洁明快。作品在器型的设计上以中国传统的经典器型为基础进行当代转换,使其在形态与色彩等方面符合当代审美特征。作品的设计与制作运用天然大漆材料,采用木胎裱布及晕染的传统漆艺技法,引领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回归。

  “合礼之器”大漆饮食具属于日用品设计,它更加适应于现代生活方式,贴近现实生活,并且在制作方式上可以进行小规模量化生产,具有普及的可能性。

三、创作历程

  “合礼之器”大漆饮食具作品的创作从构思、设计定位到制作完成历时6个月,是师生共同努力及多方配合的结果。其具体过程包括器型的设计、绘图、木胎订制、木胎固封、补木地、裱布、修边、木胎找平、洒粗灰、通刮细灰、下涂、中涂、上涂、髹饰(晕染)、打磨、抛光、揩清等工艺步骤。

  大漆材料的品质至关重要,选取、调制品质好的漆材是作品成功的保障。此作品的创作过程中,所有的色漆都是经过我们亲自研磨调制而成。制漆的过程需要不断调试才能最终使色漆达到细腻温润的效果。此外,每个工艺环节需紧密衔接才能保证作品的顺利完成。木胎的制作是本次创作中的难点之一,如果有好的木工师傅制作底胎则事半功倍,反之则事倍功半。

  通过本作品的创作充分感受到工艺环境的重要性,做漆不仅仅是其工艺本身的问题,还包括大漆的生产与销售、相关材料与工具的研发、木工艺的跟进等环节的配合,工艺链条上的各个相关环节协调发展才是一项工艺发展成熟的基础。

作者简介

  常瑞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副教授。200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漆艺专业,获学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材质语言研究,获硕士学位。

  李晓梅,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讲师。2004年毕业于西安美院,获学士学位,2011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大学,获硕士学位。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 中国美术家协会新浪微博

  • 中国美术家协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