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中国美术奖”银奖作品获奖评语、创作谈
时间:2019-12-20
李恩成-《芳华》-山东-中国画
中国画《芳华》获奖评语
《芳华》作品描绘的是广阔田野里自由生长的野草野花。画面中没有富贵的花卉,只有一些平凡的花草,作品构图具有现代感,远近空间处理巧妙,视觉冲击力较强,整体给人灵动清新的感觉,自然且生机勃勃,正如最美的年华,触动人心,一股清泉涌入心田。绘画语言上,采用了没骨的方法,将水、墨、色恰如其分的融合在一起,笔下的一花一草充满了意趣。如今城市的快速发展,许多村庄,芳草地正在消失,柳荫墙根、田间地头和纵横的稻田只在记忆中萦绕。而生长在那一片野草地里,带有野趣的、不畏风雨盛放的野花更具生命力,这象征着千千万万坚守在平凡岗位的平凡人的自我绽放与升华。 《芳华》呈现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祖国发展中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广大劳动者,他们将自己美好的年华献给了祖国。(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龙瑞)
中国画《芳华》创作谈
作者:李恩成
我从小生活在北方平原的村庄,柳荫墙根、田间地头和阡陌纵横的稻田荷塘就是我们玩耍和成长的天地,整日厮混在村子的各个角落,闲花野草都是我的朋友,蛐蛐、蚂蚱、知了、青蛙都是我的玩伴,童年的时光过得悠长而开心。随着年龄的增长,开始走出村庄,天南海北地去看外面世界的精彩,从天真年少走过而立、走过不惑,前进的道路曲折坎坷,岁月的沧桑印证着成长和收获。如今的家乡已被城市的发展淹没,找不见那时的一砖一瓦,但记忆中的老家依然物阜民丰,儿时的歌谣“金滩头,银坝子,吃不穷的冷水沟”依然在耳边回响。
《芳华》表现的就是对儿时芳草地的依恋,细嗅花香、静听虫鸣、微风拂过、思接千载,徐熙的野逸、孙廷振的生动、恽南田的清雅、任伯年的率性都是我学习的源泉。笔墨当随时代,我以我法画我心,既是对大自然的崇敬,也是对祖国日新月异发展、卓然屹立在世界强国之林的致敬。“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仅以此作献给新中国成立以来为祖国发展作出贡献,奋斗在各行各业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广大劳动者,也祝愿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一路芳华。
《芳华》能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展并被评为银奖作品,我很受感动和鼓舞,作为一名山东画家,长期以来优秀的齐鲁文化影响着我,又通过多年多方面的借鉴学习,逐渐形成目前没骨和小写意相结合的画法。在中国画的三大画科中,花鸟画在全国大展竞争中并不占优势,相对于人物画的主题性和山水画的宏伟壮观,花鸟画通过微观呈现所创作的作品无法和他们抗衡,但花鸟画的借物抒情性恰恰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中含蓄曲折传情达意的特征,只要路子正、用功勤,以真心表现真情,同样能打动观众,得到专家学者们的认可,引起观者的共鸣。这也更坚定了我继续研究探索新时代花鸟画表现技法和形式的决心和信心,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作者简介
李恩成,1974年生于山东省济南市,艺术硕士,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写生创作培训班特聘导师,济南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团委员,济南市美术馆(济南画院)研究创作部副主任。2014年获泉城文艺奖,同年获泰山文艺奖。2015年荣获济南市五一劳动奖章。
封治国-《艺术的故事》-浙江-油画
油画《艺术的故事》获奖评语
《艺术的故事》这幅作品以肖像的方式塑造了贡布里希与范景中两位艺术史家的形象。画题一语双关,既是对一部同名经典的揭示,又是对改革开放以来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生动诠释。作者不仅是油画家,也是一位艺术史学者,这使得他对画画主题的理解和把握更具有深度,也具有温度。封治国以充满敬意的笔调,运用娴熟的写实语言,为我们再现了中国学术史值得书写的一幕。画面厚重饱满、色彩浓郁、气质典雅,为观者呈现了一种纯粹的精神世界。正如作者所言,画面所表达的,不仅是艺术的故事,也是文明的故事。总之,这是一件非常优秀的油画作品。(中国美协油画艺委会杨参军)
油画《艺术的故事》创作谈
作者:封治国
创作《艺术的故事》是萦绕在我心中很久的一个愿望。在中国,几乎每一位艺术家都多少读过这部同名著作,也由此知道了英国艺术史家贡布里希,这与范景中先生的贡献密不可分。事实上,范老师和他的学术伙伴,不仅为我们完整系统地介绍了一个西方艺术史学派,也为我们勾勒出一个较为清晰的美术史形状。早在师从范景中先生求学的时候,我便萌生出创作的想法并在若干年后付诸实践,这件《艺术的故事》是第二次创作,它完全推翻了先前的思路。
作品包含着我的敬意——范老师以三十多年的不懈努力,从起初一个人到两三个人,再到今天的一个学术群体,他们通过译介西方美术史经典著作,从而推动中国美术史整体学术水平的提升并力图使艺术史成为人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漫长过程中所付出的心血,是怎样一段感人的艺术的故事?而这一事业的起点,正是《艺术的故事》的翻译与出版。作品不仅仅是向两位艺术史家致敬,也是向文明致敬、向一代坚守理想的中国知识分子致敬。
画面场景属于虚构。画面中心的照片是贡布里希爵士的前辈、著名艺术史家瓦尔堡,贡氏生前一直担任伦敦瓦尓堡研究院院长,他的办公室内就放着瓦氏的照片。贡氏头顶是他与好友、著名科学哲学家波普尔的合影。在书柜右侧顶端还有一帧照片,是贡氏与范景中、曹意强、杨思梁在瓦尓堡研究院的门楣之前,他们都对贡氏学术的译介有着重要贡献。书柜中有两本中文书,一本《玉娇梨》,一本《水浒传》,是我知道的他阅读过的中国古典著作。其实,贡布里希所阅读的并非中文版,早在19世纪,《玉娇梨》《好逑传》便经由法国汉学家雷慕沙和儒莲译介到欧洲,而《水浒传》的部分章节也早在1850年便由巴赞节译后发表于《亚细亚学报》。我将它们处理成中文版本,完全是因为贡布里希曾用汉字书写过上述著作的书名,这样便于更好地沟通两位学者之间的对话。画面左侧墙上悬挂着丢勒的版画《忧郁》,它有两层含义:一是贡氏所推崇的沉思的生活;二是代表贡氏在图像学研究中所取得的成就。这与贡氏身后的拉斐尔作品《帕尓纳索斯山》含义相同,共同代表他在文艺复兴领域的崇高地位。此外的图案装饰让人联想起贡氏的名著《秩序感》,同时,它和墙壁上的无忧宫照片一样,都暗示出学术与文脉的传承。
画面中还有两个中国元素,左侧是李唐的《万壑松风图》,右侧是杭州的三潭印月(范老师曾赠送给贡氏关于西湖的画册),它们隐喻中西文化的交流。画面最右侧有一台20世纪40年代的打字机,原物现藏中国美院贡布里希图书馆,但它不是太入画,我于是将其做了改动,使之更符合画面的需要。范老师手上是天津人美版《艺术发展史》,为了点题,我将它改回成原名——《艺术的故事》。最左侧隐约可见的蜡烛隐喻古典文明之光,在西方艺术传统中,它是时常出现的象征物。最后,墙面出现了乔尔乔内的名作《暴风雨》,其主题晦涩难解,至今未被完全解读,正代表了艺术史家艰苦的学术工作。
构图采用了传统的经典图式,形象及动态完全是我个人的设计。两位学者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期才有机会见面,那时的贡布里希爵士已80余岁高龄,而范老师刚届不惑,故而我将范老师设计为站姿,以体现译者对前辈的敬重。在创作时,我有意将贡布里希画得稍显年轻,而范老师则更为接近我们现在所熟悉的形象。由于缺乏可直接利用的照片,人物的刻画颇费周折,结果只能说差强人意。
作者简介
封治国,1977年9月出生于江西南丰。1995年考入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1999年考取本院油画专业研究生,2002年毕业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2008年考入中国美院美术史论系,2011年毕业获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绘画艺术学院油画系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
陆庆龙-《格桑花开》-江苏-油画
油画《格桑花开》获奖评语
春到西藏,格桑花开,在藏语中,“格桑”寓意着幸福,吉祥!藏族同胞相信:格桑花开的季节,是圣洁、吉祥的日子。油画《格桑花开》所描写的正是一个藏区民众节日盛会的场景,但作者构图巧妙的从“以点代面"的角度,避实就虚,从聚会中几个盛装藏女的背影,从她们对眼前倾情关注的动态神情着眼,却使画面揭示了,更令观众同感好奇,而达到了“引人入胜”的视觉引导效果。
《格桑花开》整个画面色彩浓郁、明丽,色调温暖而和谐,作者充分借用了盛装藏女们身着的服装图案,配戴的装饰表现出今天藏族地区民众富裕的生活和民族风俗文化特色的品质。
《格桑花开》运用写实造型的手法和富有装修感的色彩语言相结合,把这一具有美好、吉祥、圣洁、和谐的象征性的祝愿,赋予了画面寓意的内涵,给观众带来了“赏心悦目”的视觉感受!(中国美协油画艺委会孙景波)
油画《格桑花开》创作谈
作者:陆庆龙
作为一名习惯于用画笔叙事的人,我一直试图用自己熟悉环境中的人和事与时代对话,将影像民生进行“原生态”式的呈现,表现出家乡特有的地域色彩与风貌,以及悄然发生的社会演进与变迁。
这又是一个飞速发展而开放包容的时代,当我们走出故乡时,距离似乎给行者打开另外一片天空。在雪域高原之上,遥望蔚蓝而辽远的天空,悠悠的白云、巍峨的雪山以及被成群结队的牛羊和美丽的格桑花点缀着的静谧高原,那是被大自然洗礼后的舒畅。
从1995年起,我开始深入藏区写生采风,陆续创作了一系列反映藏区与藏民题材的作品,如《阿姐吉祥》(1997)、《藏人系列》(1997)、《今日藏人》(1998)、《望果节》(2015)、《高原红》(2016)、《高原阳光》(2017)、《格桑花开》(2019)等。每一次来到藏区,在相同的色彩斑斓的藏袍与不变的高原红之外,总能感受到这里不断发生的变化。于是,我用自己的画笔极为自然地、随机地撷取着藏民们生活的一个个瞬间情境,表现他们的快乐与悲伤,感悟他们的思想和情感,以书写新时代藏区的发展与变迁。
《格桑花开》的创作始于2019年2月来到甘南藏族自治州时的一次巧遇,当时,藏民们穿着新年盛装,携家带口,相聚而来,一边看戏,一边交谈,人群中孩子们的笑脸与拍照时羞涩的表情时隐时现,人们喜气洋洋的脸上溢满了新年的喜气,那应该是对今天生活的满足和对来年美好日子的向往。
《格桑花开》画面中心是人物群像,以女性与儿童为主,他们的衣着鲜亮而华美,画面因为人物间动作的互动与交流,使面部表情不需要一个个精心刻画而喜怒哀乐自然流露。在等待节日活动开始的间隙,一位妇女拿出手机为孩子拍照,孩子在镜头前的羞涩、姐姐的牵手鼓励、母亲循循善诱让孩子配合的一个个小细节,在寒冷的冬天,在雪域高原中传达出活泼、温暖、祥和的气息。这些人物置身于脚下的青灰大地以及与地平线自然衔接的青白所铺写的天穹之间,采用了大面积的铺延,力求营造出舒缓而平和画面氛围,与人物内心情感产生共振。在具体刻画上,不再拘泥于油画中常用的厚涂和块面塑造的表现手法,也减弱了色彩的冷暖变化,而是吸收中国画写意的笔触及水彩透明的色彩表现元素,把复杂烦琐的物像都整合成点、线、面的绘画语言来表现,将色彩归纳为简洁的黑白灰及几块纯净鲜艳的颜色来烘托气氛,紧紧围绕整个画面的架构来刻画细节,让简单的再简单,让丰富的更丰富,以此增强画面的节奏感与韵律感。
桑格花,寓意希望与幸福,是藏族人民心中的“盛世之花”,它美丽而不娇艳,喜爱高原的阳光,不畏严寒风霜,是高原上生命力最顽强的一种野花。《格桑花开》不仅讴歌了藏区人民在新时代生活的美好与幸福,也蕴含了各民族情深似海、和睦相处,共同祈盼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
作者简介
陆庆龙,1964年出生于江苏射阳,1987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协水彩画艺委会副主任,文化部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项目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艺术基金专家委员会委员,江苏美协副主席兼水彩·粉画艺委会主任,江苏省书画院副院长,南京大学艺术学院美术与设计系主任。
袁元-《敦煌女儿》-北京-油画
油画《敦煌女儿》获奖评语
《敦煌女儿》是由中央美术学院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中心策划的一项名为“时代的使命”系列作品中的一幅,以集体创研、群策群力的创作方式完成。
《敦煌女儿》是以真实人物樊锦诗先生为原形的一幅肖像画作品。樊先生是中国文物保护的杰出贡献者。这幅肖像不仅成功的塑造了樊先生感人的个人形像,还歌颂了其背后无数新时代中国知识分子为国家、为人民无怨无悔奉献自己青春年华的精神。作者在画面中倾注自已真诚的情感,运用调动了多年艺术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是一幅内涵丰富、有魅力,表现当代中国人的肖像作品。(中国美协油画艺委会谢东明)
油画《敦煌女儿》创作谈
作者:袁元
油画《敦煌女儿》是我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创作活动所创作的同名作品的变体。为了收集素材,我在2019年2月底专程去敦煌研究院实地考察,并有幸见到了樊锦诗先生。河西走廊的冬天十分干燥寒冷,初到敦煌的感受是冷清、偏僻和封闭。以前我去过很多次敦煌并没有这种感受,我想隆冬季节是一个主要原因,由于我是春节后不久抵达,敦煌的游客很少,这就更加剧了这种感受。我不由地对樊锦诗先生和所有敦煌人产生了发自内心的敬意。在周围都是戈壁的环境中,敦煌研究院显得那样的小,那样与城市人群疏离。在这里,只有敦煌人工作生活在这样相对封闭的环境中,每天面对同样的工作和同事,一呆就是几十年。应该说他们每个人都必然经历过常人难以忍受的孤独。而樊锦诗先生作为敦煌人的杰出代表,放弃了大城市的优越生活,忍受家庭的聚少离多,把自己的青春和一生奉献给敦煌的研究和保护事业。她的事迹更多体现了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对于祖国文化事业的热爱和奉献。“敦煌女儿”的称号不仅是樊锦诗先生的,我想也是所有敦煌人的荣誉。因此向她和她所代表的优秀知识分子致意是我这幅创作的意涵。
樊锦诗先生是一个极平易近人、和蔼慈祥的老人,当我和她见面并向她说明来意之后,先生爽快地答应了我为她拍照的请求,并开始考虑怎样配合我的工作。她对敦煌每一个石窟的朝向以及阳光照射的各种时间关系都了如指掌,由于当时光线很好,樊锦诗先生当即换了件衣服便带着我一起看了若干著名洞窟,并在光线合适的地方配合我拍了一些图片资料。在著名的254窟,先生亲自为我讲解了《萨埵太子舍生饲虎》经变故事。在她讲解的过程中,我产生了一个让自己兴奋的构思:即把樊锦诗先生置于《舍身饲虎》这幅壁画前构成画面。我想老人竭尽一生地努力、舍身忘我地投入到敦煌研究和保护事业中,不正是一种现代版的《舍身饲虎》吗?在整个参观过程中,樊锦诗老先生不厌其烦地充当了我的拍摄对象,她娇小柔弱的南方人体貌特征和性格中流露出的坚毅、刚硬的精神形成极大反差。她炯炯有神的眼睛和瘦骨嶙峋却又有力的双手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这些特征成为我后来创作中着力表现的内容。在具体绘制过程中,我刻意运用更硬朗、更有力量感的表现手法来突出描绘樊老先生的精神强度和她瘦弱身躯之间的强烈对比,同时也尝试运用油画刀带来的抹、刮、擦等技法形成的表面肌理来契合壁画特有的斑驳效果,力图使樊锦诗先生的形象融入壁画大环境当中。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的创作理念不仅是为樊锦诗先生造像,更是为以她为代表的新时代知识分子楷模立碑,是要把她故事背后的精神内涵以纪念碑的方式凝固在画布之上。
作者简介
袁元,男,1971年生于江苏省南京市。199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199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一工作室,获学士学位,1997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饰艺术系,获硕士学位,同年进入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任教,2013 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获博士学位。现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造型基础部副主任。
刘政-《仲夏夜之梦》-辽宁-雕塑
雕塑《仲夏夜之梦》获奖评语
刘政的《仲夏夜之梦》与莎翁充满文艺复兴精神及人文主义思想的经典之作《仲夏夜之梦》同名,其构筑的对于生命的关爱、现世的温暖,以及所表达的和谐明媚之境,通过单纯而舒适的形体感受与透明而梦幻的净色润彩,营造出悠然而愉悦的视觉活力与质朴而内在的文化张力。
作者将“雕塑”本体和边界的突破与挑战作为一种创新性尝试。融合雕塑语言与绘画语言,模糊其边界,以个性化的形式阐释演绎其对中国当代雕塑的独立思考。所追求自律性的形式美,光明而悦目。这种美感既直接又内敛,使人在目光触及作品的一瞬间心生幸福和喜乐。对纯粹的视觉“瞬间-永恒”的执着感悟成为她艺术创作的驱动力。正如浪漫主义诗人济慈所言“美的事物就是永久的欢乐”。
作品中绘画性的色彩处理贯穿始终,使着色过程获得了一种轻松透明的色彩笔触与纯白色形体之间怡然默契的融合效果,创新性的色彩呈现使甜美清新之气呼之欲出,从而达成色彩在形体上不可复制的再创造。(中国美协雕塑艺委会李象群)
雕塑《仲夏夜之梦》创作谈
作者:刘政
在这件作品中,我融合雕塑语言与绘画语言塑造了一个甜睡的女孩并将叙事性的暗示降到最低。我希望这个“甜睡的女孩”并不需要观众费尽心思揣测她的故事。这与我在《女孩系列》作品中想要表达的一样,追求的是一种自律性的形式美,我希望在作品中追求永恒的美感,创造光明悦目的视觉美,但不是借助叙事情节去炫耀美,这种美感直接而又内敛,让人在目光触及的一瞬间心生幸福和喜乐。
在当下纷繁复杂的艺术思潮中,纯粹的视觉体验正饱受前所未有的冲击,但我仍坚持认为能够打动自己的“瞬间—永恒”就是我艺术创作的驱动力。就像浪漫主义诗人济慈所说:“美的东西就是永久的欢乐”。我寄希望于这件作品能够通过单纯而舒适的形体和透明而梦幻的色彩带给观众最简单、直接的视觉愉悦。这背后没有盲目的追随潮流、没有沉重的社会责任、没有庸俗的功利目的,这种态度是充满内在文化张力的。我期待用审美的方式对待外部世界,没有急切的摇旗呐喊,也不是躲避在自己的小世界中暗自感伤,而是通过反功利、反市侩的审美“趣味”来认同自我。这种方式不直接指涉社会,但也并非漠不关心,而是在以一种审美的态度与不认同的现象疏离,进而在与我认同的社会群体中获得共鸣。在意识形态上我很赞同美国学者胡伊森将这种以疏离于社会的方式与自己并不认可的东西保持着距离的艺术命名为“退却的现代主义”。好的艺术作品可以直接影响社会,也可以含蓄的关涉社会。这种从个人体验出发的“退却”的态度也是一种社会救赎。对功利主义、市侩主义、权利至上这些危险的观念起到了部分消解作用。
在作品创作中我还选择了有一点“冒险”的构图方式,并且融入了绘画性的色彩处理。在着色过程中很庆幸的获得了一种轻松透明的色彩笔触和纯白色的放松的形体之间比较默契的融合效果,完成了色彩在形体上的不可复制的再创造。与此同时,在模糊绘画艺术与雕塑艺术的边界这一尝试中,我更希望能够通过这件作品以一种非常个性化的形式,探索和阐释我对中国现代雕塑的独立思考。
作者简介
刘政,1985年出生于辽宁,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201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获艺术硕士学位。现攻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学博士。
奚忠恕-《天路》-浙江-水彩·粉画
水彩画·粉画《天路》获奖评语
粉画算是“小画种”,小画种如何表现大题材,一直是粉画家们研究的方向。新时代以来,画家们被代表这个时代的建设场面所感染,如何表达对“最美奋斗者”、建设者的礼赞,以绘画的语言倾吐着对这片深厚土地的爱,成为一个阶段以来美术家的创作目标。高铁建设是中国速度和中国制造的重要体现,也是中国人民智慧与力量的集中表达。《天路》取材于高铁建设现场,高高矗立,连绵不断的高铁墩柱,它们穿过稻田、村庄、泥地,整齐而威武地在神州大地耸起,像是一个个巨人,从传统农耕的阡陌上站起,又似一条长龙,在时代号角中延宕而呼啸着雄姿。在画面的处理上,作者选取工地早晨的一个角度来进行创作,巨大的墩柱给画面稳定的构图,天际线上一缕曙光给灰暗、晕散的画面带来一丝清新,清晨灰色而宁静的色调,在平静中孕育力量,积蓄张力,预示着未来发展的蓬勃生机。
《天路》寓意伟大祖国复兴之路上会有一路风景,而竣工的那一天就是实现“中国梦”。(中国美协水彩画艺委会陈坚)
水彩画·粉画《天路》创作谈
作者:奚忠恕
《天路》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家乡的变化,这也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巨大变化的一个缩影。
我的家乡长兴县属浙江最北,地处中心长江三角洲位置,居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交汇处,有“三省通衢”之谓。目前,辖区境内仍是一个大工地。每次节假日回和平镇故里,都要从正在建设中的高架桥下经过。一个个高架墩子,穿过稻田、村庄、泥地,整齐而威武地耸起。停下车,抬头仰望只见气势恢宏,平斜而观又一展无际,它们像是现代巨人,从传统农耕的阡陌上站起,又似一条长龙,在时代号角中延宕而呼啸着雄姿,每次看到,我的内心就会受到一种冲击,无形中又游动着一个命题的创作之思。一次次往来、一次次停车驻足,不时观察着建设者在施工现场的忙碌,有时也见缝插针跟他们谈几句……情愫渐浓。
众所周知,目前我国高铁发展一日千里,它们如一根根强劲动脉,将东西南北贯穿一起,还跨越国界,沿着“一带一路”国家、地区互联互通、共赢发展,携手同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一个大背景,具有广泛而重大的意义。我可以选取一个截面、片段、场景来揭示、阐发其深刻内涵——它是中国速度和中国制造的重要体现,也是中国劳动者智慧与力量的集中体现。由此,酝酿了近两年的高铁建设题材于今年年初开始创作。整个过程,几易其稿,最初构思了洁白的高铁从一片树林中疾驰而过,想结合自己擅长画的树林进行组合,也设计了在县城小站高铁迎面驶来的场景,但总觉得太直白,达不到想要的效果,最后还是确定了以建设中的场景为主体,而且选择在拂晓时刻,把惯常所见的白天建设工地上建设者忙忙忙碌碌那番景象“隐藏”。现在,我们可以看到,田野之上高耸的“巨人”朦胧中正在醒来,长长的吊架仿佛是它伸直的臂膀,直至熹微的天际晨光……在画面之外,可以想象时代的建设者正在前来的路上。如此,可能更朴实、更有可说性,想象空间也更大一些。确定构思后,在画面构成上,我花了较多心思,简化了周围场景,开阔了画面视界。如何把这几个高大而单调的桥墩处理好是最伤脑筋的地方,反复思考和调整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最后还是把这几个高大的建筑物压灰了融进整个灰色调中,再作了一些细节的处理,虚化了次要部分,避免了单调和刻板。天空做了平涂的处理,使其与主体建筑物形成繁与简的对比,拉平了天际线使画面更为利落,天际线上一缕曙光给灰暗、晕散的画面带来一丝清新,清晨灰色而宁静的色调在平静中孕育力量、积蓄张力,预示着未来发展的蓬勃生机。
对最美奋斗者、建设者的礼赞也倾吐着对这片深厚土地的爱,《天路》是其中的一个代表、一种体现、一份传达。欣赏者可以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天路上继续前行,会有云岚、虹霓,会有竣工抵达的那一天,正如“中国梦”实现的那种时光。
作者简介
奚忠恕,浙江省长兴县华盛高级中学美术教师,中国美协会员,浙江省美协会员,浙江省美协综合艺委会委员,浙江省水彩画家协会会员,湖州市美协理事,先后被评为浙江省优秀美术教师,湖州市首届名师,浙江省第24届“春蚕奖”获得者。
杨洋-《金色华章》-北京-综合材料绘画
综合材料绘画《金色华章》获奖评语
《金色华章》以金色基调反映了她对主题的把握,作品中的人物充满了新时代青年女性充满朝气的时代风貌,作品通过综合材料的表现,恰当的表现出画面的空间感和技法深度,耐人寻味,使人过目不忘。杨洋多年来把自己的生活体验融入当代艺术思考,时代都市女性的生活一直是她深入考察的课题和刻画的对象,画面中色彩斑澜的形象与时空交错、梦幻般的意境把我们带入到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的大潮,在时空交错中感受中国悠久传统与当代精神的碰撞、交融与融汇。
女性题材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主题,画好这个题材首先要对当代女性的生活状态、精神气质有极其敏感的领悟。作为女性艺术家,作者在这些方面得天独厚,驾轻就熟,她从大处入手,品味主题中每个细节的精妙之处。作品在挥毫泼洒之余,在细节中又透露出她对都市女性的深入观察。《金色华章》同时也反应出她对人生的感悟,对社会生活的颂扬,带有鲜明的时代气息,是一件经得起推敲的、有时代温度的好作品。(中国美协综合材料绘画与美术作品保存修复艺委会主任胡伟)
综合材料绘画《金色华章》创作谈
作者:杨洋
整体画面使用了大面积的金色,通过拼贴的手法,使各种不同质量和质感的金色叠加碰撞形成一个新的画面空间,当代都市摩登女性的形象与斑驳剥落的金色融为一体,在时空交错中传递出中国古典与时代精神的交汇融合之美,表现一场古与今的时空交响。
女性本身是相对敏感的,微微的形体转折、微妙的姿态变化都可能是触发我灵感的源泉,我喜欢捕捉这些细微变化,并按自己的艺术表达方式将之呈现于画面中,表达我对世界、对人生的感悟。画面中的女性姿态各有不同,她们是摩登的,带有鲜明的时代气息,我没有具体刻画每个人物的形象,而是把人物与画面融为一体,把握画面的整体关系,同时通过材料的介入,体现画面的“软硬、松紧、虚实”的空间关系。
我试图在创作中融入“时间感”,时间的力量是巨大的,时间能生长万物又能将一切化为尘土。古代雕像和壁画经历时间之后所呈现的“现状”美感将我深深打动,斑驳的色彩、残缺的形体、剥落的墙壁等都是时间带来的美感。博物馆中古希腊雕像历经千年,那种静穆、崇高、神性的美是摄人心魄的力量,中国北魏佛像,日本奈良、镰仓古典佛像整体造型和每一根线条、块面的转折都体现出造像者的精神、信仰、理想,它们都是超越时空的永恒存在。人类留下的伟大遗迹比比皆是,小到一块先民用过的布、衣服的残片、稻草等,它们都带着时间的光泽。我尝试在作品中体现这种“时间的力量”,似乎画面中的女性是经历了久远时间之后的存在,她们是摩登的,轮廓尽可能达到我心中的完美,同时她们又是缺失的、不完美的,形与色的完美与残缺形成交错和反差的关系,体现时间的流逝:过去、现在与未来……画面的整体气息是宏大、朴素的,具有视觉冲击力,同时又是超脱的,为想象留有空白。
我的作品主要使用天然矿物色和箔,自己打磨一些好看的土和石头,收集一些特别的材料。箔也是传统的材料,在中国古代壁画以及日本屏风画和漆器等上都有使用,它在画面中作为一种金属材料,为画面的空间打开窗口。我的作品中水的使用也非常重要,水在中国文化中具有丰富而深远的意义,水的性格包容、沉稳,能承载万物,水的力量很大,能够改变各种材料的质量和品格并使之融合,水的使用赋予作品东方文化独有的温润、通透的品格,使画面气息更加自然、流动富于变化。
我在创作中尽量做减法,在经历了很多材料技法实践积累之后,把这些丰富的东西化整为零,努力追求大而化之的单纯。艺术对我来说是一种信仰和生活方式,获奖是我前进的动力,自己还有许多东西要学习,我要加倍努力,不断积累。艺无止境,生命不息,创作不止。
作者简介
杨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综合材料绘画与美术作品保存修复艺委会委员。1995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美术系中国画专业,获学士学位,2008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研究生主要课程班”,201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获硕士学位。
魏惠东-《当庄子遇见卡夫卡……》-浙江-综合材料绘画
综合材料绘画《当庄子遇见卡夫卡……》获奖评语
《当庄子遇见卡夫卡》是一个世界文明史中不同文化体系和价值观念,既分离又融合的哲辩性主题。是一件颇有哲学性意味和思考深度、具有技法突破的优秀综合材料绘画作品。
画面内容分为左右两个部分,分别使用活字印刷技术和手抄经书的方法,记录了庄子的《逍遥游》和卡夫卡的《变形记》。画面中刻画的古化石魚和甲虫又形象的表现了庄子与惠子对话以及《变形记》中分裂为甲虫的主人公。作品的主题表现使人感受到东西方经典穿越时空,跨越地域的的碰撞与对话。在技法表现上,作者大量使用在世界各地采集的风化石粉末,通过一层层渲染,赋予作品时间的光泽和历史的温度。(中国美协综合材料绘画与美术作品保存修复艺委会主任胡伟)
综合材料绘画《当庄子遇见卡夫卡……》创作谈
作者:魏惠东
卢梭认为“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生命个体在红尘浮世中会面对各种各样的束缚与诱惑,每每在抗争中又显得如此无奈,而艺术创作是我试图表现迷雾中的自我,探索罗素所说的“What I have lived for”。
2017年我进入中国国家画院学习,在胡伟先生的教导下,对综合材料绘画进行系统学习和研究,西北采风之行领略了敦煌、榆林、克孜尔等石窟,从生长的艺术、生长的古典、生长的美,使得我从当下进入古典,从古典回到当下,有了“心向往之”的可能。
伴随着多年阅读的习惯,余华、春上春树、昆德拉之类,又追溯到对他们产生重要影响的西方现代文学之父——弗朗茨·卡夫卡,沿着他们的笔迹回到自我内心的思考,并且与东方传统形成2000年的对话与延传,至此开始创作《当庄子遇见卡夫卡……》系列作品。
《逍遥游》是《庄子》的首篇,追求一种绝对自由的人生观,只有忘却物我的界限,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无所依凭而游于无穷,才是真正的“逍遥游”。卡夫卡的《变形记》是人“非人的”思想变形。当人的“个体性”与自我心灵被忽视时,就不可避免与人产生“公共性”矛盾而导致命运毁灭。人自然异化成了“非人”,成了身不由己的物,人成了物的“奴隶”,展示了现代人的社会命运,即无法摆脱蒙受异化之苦的丧失自我的悲哀与寻找“自我”的徒劳挣扎。
《当庄子遇见卡夫卡……》是一个世界文明史中不同文化体系和价值观念既分离又融合的哲辩性主题,是一件具有哲学性意味、思考深度和技法突破的综合材料绘画作品。作品分为左右两个部分,左边是代表东方文学与哲学结合典范的庄子,运用活字印刷的手法把庄子逍遥游叠印在皮纸上,以及代表庄子与惠子对话的凹凸斑驳的古化石鱼,这是2000多年来的经典延传。在创作手法上特地用从世界各地采集来的风化石粉末,进行一层层的渲染,赋予它时间的光泽和历史的温度,让古典走到今天,产生现代的美感;右边是西方现代文学之父——卡夫卡,运用手抄经书的方式把德文版《变形记》的内容抄写在上面,以及文字上方《变形记》里流血、束缚、受困的甲虫,《变形记》里主人公裂变为甲虫,以甲虫的视野观察世界。两者都是以自我处世的体验切入社会观照,无论是东方的《逍遥游》还是西方的《变形记》产生异曲同工的妙处,让人感受东西方经典穿越时空、跨越地域的碰撞与对话。在文化复兴的中国当代,中国传统文化释放出的优秀思想在与现代西方以技术为核心的异变意识走到了一起,最终留给抑或引领人类的会不会是华夏文明的老庄?
习总书记曾讲“文艺工作者要志存高远,就要有‘望尽天涯路’的追求,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独上高楼’的寂寞……”感谢在艺术寂寞道路上给予我帮助和扶持的所有人。
作者简介
魏惠东,1979年生于浙江嵊州,2004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获学士学位。2011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获硕士学位。2018年结业于中国国家画院胡伟综合材料高研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浙江省版画家协会副秘书长,浙江师范大学兼职硕导,宁波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沈璐-《马克思》-黑龙江-连环画
连环画《马克思》获奖评语
沈璐的作品《马克思》取材自中宣部推广的同名优秀剧目。作品色调典雅厚重,意境深沉。在人物塑造上,对于人物性格的刻画细腻处深入传神,概括处简约大气。特别是小背景的处理上,更加体现了作者对于画面整体的控制能力。虚实的处理都经过了精心设计,体现了节奏感与绘画性。水彩技法有很强的技巧性,但作者减弱了水彩的水性和渲染特性,而是用极为朴素的表现手法,甚至谈不上任何技巧地塑造形体,但并没有影响色彩的丰富性与水彩本身的温润。远景的透明与近景人物的坚实形成了质感上的对比,笔触松弛而有韵味。画面中对于光的处理也独具匠心,借鉴了古典油画中多光源的运用,对观众进行了视觉上的引导。小细节的处理上也十分巧妙,体现了连环画作品特有的“弦外有音”。作者的学院背景使作品完全没有老连环画的桎梏,在绘画性的基础上更好地诠释了连环画的“文学性”,为连环画这一传统画种提供了新的创作思路。(中国美协连环画艺委会)
连环画《马克思》创作谈
作者:沈璐
习总书记曾说过:“马克思的一生,是胸怀崇高理想、为人类解放不懈奋斗的一生;是不畏艰难险阻、为追求真理而勇攀思想高峰的一生;是为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世界而不息战斗的一生”。在我的童年记忆里,马克思和“伟大”这个词紧紧地联结在一起,似乎再也找不到其他更恰当的词语形容。当我决定以伟大的卡尔·马克思为人物题材创作连环画时,我开始着手搜集有关他的史料。通过各种书籍和影视资料,我逐渐对习总书记的话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我了解到马克思怀揣理想、追求真理,与旧势力抗争的种种努力,他珍视爱情、珍重友情,经历了人生悲喜……渐渐地,在我心中马克思不再是模糊的“伟大”身影,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有快乐和悲伤、一个真真切切地让我崇敬的人。
十年的连环画创作经历让我对连环画有了深刻的理解。连环画作为一种传统绘画形式,有着独有的特征——故事性、连续性和完整性。这也是连环画相对其他画种更容易被人理解和接受的优越性。我在《马克思》的创作中充分发挥了这些优越性。
在作品中,我描绘了马克思妻子——燕妮甘愿放弃贵族的头衔,坚持和马克思一起追寻信仰的始末,描写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建立布鲁塞尔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过程以及马克思与资本主义对抗,《莱茵报》被查封,马克思受到资产阶级的忌恨和诬蔑,遭到欧洲各国政府驱逐和迫害的经历。通过对真实事件的描绘,展现了马克思虽颠沛流离、贫病交加,但却不改初心、矢志不渝为人类解放事业而奋斗的精神。
我用水彩的手法将画面中人物的神韵充分表现出来。在水彩画创作中,运用色彩的微妙变化使得画面富有情感,以不同的色调和节奏带给人不同的视觉体验和心灵感受。查尔斯·瑞德说过:“只用手不动脑,不假思索地在画纸或画布上肆意上色,其结果只能是一团糟。”当我潜心于《马克思》的创作时,我始终牢记这一点。我会小心地计划每块色彩,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寄托其中,用色彩的微妙变化来传达内心感受。
在第三届“中国美术奖”的评选中能够获得评选老师的肯定是我始料未及的事。在激动之余,我内心充满感动。是中国美协领导的支持和学院领导的鼓励,同时也有家人和朋友的陪伴,才使我获此殊荣。从我开始接触连环画起,就被这样的一个群体感动着,他们在历史的变迁中依然砥砺前行,热爱连环画的初心不改,他们为连环画的事业默默奋斗,如马克思一样执着于理想坚韧不拔。于是,我紧紧跟随他们的步伐,怀着对连环画的热爱,从未松懈创作。一转眼就是十年,在这个群体的努力下,连环画事业得到了飞跃式发展,我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我知道此次获奖只是对我的一个阶段性鼓励,未来要探索的路还很长,我会怀揣理想、不忘初心、汲取经验,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作者简介
沈璐,1987年生于黑龙江,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鲁迅美术学院教师。参与“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邮票设计,2018年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项目,两套作品纳入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成果运用。
杨春-《四季》-江苏-动画
动画《四季》获奖评语
鹤与马皆为祥瑞,是华夏文明之中融汇自强不息和生命常青的人文图腾。动画短片《四季》以季节、鹤和马为表现对象,虚实相辅,意境优美。作者探索以传统工笔画典雅精致的手绘形式与现代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将数字国画舞动起来,通过经典的“活化”,传递文化基因密码,弘扬传统绘画的品格与精神。《四季》追求写意和神似,感悟艺术之美,在新时空中焕发时代的生命力,紧跟时代步伐,讴歌祖国的大好河山,以涵宇蓄宙的弘大气象,展现丹青永驻的万里河山。一座座脊梁层峦叠嶂如诗如画;一道道碧波流水潺潺节奏流畅,给人以美的享受。该动画短片充满诗情画意,在青山绿水之间为人们奏响了一曲奋进昂扬的时代颂歌。(中国美协动漫艺委会)
动画《四季》创作谈
作者:杨春
四季是中华民族俯仰天地的哲理式的宇宙观。鹤与马皆为祥瑞,是华夏文明和融自强的人文图腾。以季节为题,鹤马为材,青绿江山为体,四季为序,生生不息。《四季》的创作就是缘于天人融合、美美与共、博大宏越的新时代图景。
一、视线
《四季》凝炼了传统与现代时空交错的时代性概念,开篇画面以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长卷形式的镜头拉开了故事的序幕,在长卷摇移过程之中推进情节发展,以国画“活化”的表达方式讲述岁月时序的四季赞歌,立足传统,画面细致入微,层峦起伏的群山、烟波浩渺的江河构成卷轴之上一席流动的时空交响,通篇洋溢着万物一派、祥和盛世的景象。
二、主题
《四季》是一部以“丹顶鹤和马”为叙事主线,讴歌祖国的大好河山为题材的作品,本片紧跟时代步伐,以涵宇蓄宙的弘大气象,展现丹青永驻的万里河山,绿染朱靛,金碧细绘。一座座脊梁耸起,山岭青翠,层峦叠嶂,磬石林立,绿茵掩映,如诗如画;一道道碧波涌动,流水潺潺,奔走欢呼,穿过群山,引吭高歌,充满希望,更加焕发对新时代新征程的美好向往,谱写更加精彩强大祖国的美丽画卷。
三、融合
《四季》总时长为5分23秒,以古今文明为底蕴,探索以传统工笔画典雅精致的手绘与现代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借用宋代院画经典绘画视觉体系的造型语言元素,选取了《千里江山图》《青绿山水图》《百骏图》《雪景寒林图》《瑞鹤图》等多幅经典宋代院画为模板,对原有的静态绘画进行了合理想象,春之曲、夏之歌、秋之恋、冬之韵,以其独特的中国画风格和意境赋予动画崭新的典雅气质,将民族文化的强大生命力移植到动画的时代主题之中,凸显充满人文气质的艺术风格。
整个动画作品采取的创作手法和艺术表现手段上可以说是多元化的,比如二维、三维的交替使用使得本片的内容形式上更加丰富,手绘稿绘画技法的古今转换也使得画面的效果更加具有层次感,在效果的渲染上还有断雾的处理、景深虚实的手法、多层错位的应用等,这样可以保留宋画朴厚写实、工整细致、色彩绚烂的艺术风格和绘画技巧,尽情演绎在动画中。
音乐作为叙述者和情感代理的功能性代表,本身既是音乐,又是内容。我与作曲者经历了多次修改和设计,影片开头是一个十分优美的主题旋律,是影片最核心的音乐,描写天地广阔、绿水青山、万物自在的气氛,叙述的慢板和浪漫主义情怀融入交响化的意境中,明亮中透出含蓄、轻快中透着典雅,与镜头画面相得益彰,典雅的人文精神与独特魅力在这段音乐中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作为叙事的线索推动情节发展。
我在《四季》的创作过程中,始终坚持将经典“活化”传递文化基因,始终坚持弘扬传统绘画的品格与精神,感悟艺术之美、时代之美、生活之美,在新时空中焕发时代的生命力。
四、共识
《四季》不仅体现在部分创作技法的功能上,也体现在动画特有的艺术语言和传播功能及其价值上,尤其是社会和文化价值。从作品的主旨到内涵、技法到神韵、画面色彩到声音设计,通篇没有一句对白,从卷轴的第一幕画面开始,在艺术表达中追求中国风格与时代文化的符号,在传统艺术审美意向的映衬中,尽可能渗透出传统东方美学观念。这个艺术实践过程离不开“共情”二字,是音画之间的共情,也是创作者与作品之间的共情,更是受众与作品及创作者之间的共情,希望此创作中的“共情”能够成全了中国动漫应当拥有民族文化精神,鲜明的艺术审美标准和价值取向及自觉建构动漫艺术的中国风格的目标。
《四季》是幸运的,作品在广东美术馆展出后得到普遍关心和赞赏,但也预见到它成长中的难点,比如受宋代院画题材和样式限制,可以表现的题材和故事复杂性也相应地受到限制,中国动画寻求自己的风格特征,要更多的从中国自己的传统文化中来寻找题材来进行创作,通过对诸如敦煌壁画、中国水墨画、民间剪纸、皮影等传统艺术样式的创新,弘扬正确的价值观和创作理念,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力图展现新时代中国现实、弘扬中国精神、讲好中国故事。
回顾《四季》创作,一路走来,有幸得到了很多帮助,有倾心引导点拨的老师,有提出中肯意见和建议的同行朋友,有给予无限支持和宽慰的家人,我心中充满了感激,也使我深知不能松懈,仍需努力。鹤马万乘,任重致远,征程恢弘,气脉绵亘,在青山绿水之间奏响一曲奋进昂扬的时代颂歌。
作者简介
杨春,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江苏省“双创人才”及“333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首批紫金文化创意英才”。《美丽的森林》获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银奖”并入选第88届奥斯卡金像奖初评。作品入围葡萄牙里斯本国际动画节、获第六届亚洲青年动漫大赛“最佳视觉效果奖”等20多项奖项。受邀参加国务院新闻办 主办“2019中国动漫日本行”展览,文旅部主办“2019金砖五国艺术联展”。发表论文和文章数十余篇,其在新华社、《美术》《北京日报》《洛杉矶时报》等国内外刊载报道。
李艾虹-《一路温暖》-浙江-艺术设计
艺术设计《一路温暖》获奖评语
《一路温暖》服装设计作品的灵感来自于具有千年历史的侗族服饰材料亮布,作者受其启发,以对传统服饰文化进行活化应用作为创作的思考基点,将传统手工制作的侗族棉布面料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在当下使传统材料迸发出东方时尚的魅力。
在作品的结构设计上,作者以抽象的形态改变了传统的衣装结构,仅仅以五个不同尺寸的长方形,自然生成变化多样的服装形态和穿着方式,以极简的手法实现了“无”衣型结构,从而也实现了“无”缝制的制作工艺,使材料无损耗零浪费,最终体现出“无”设计而呈现设计的终极目标。
材料上采用传统手工织造的粗棉布,色彩使用了侗族传统工艺运用蛋清混合靛蓝制作的天然色彩,无任何污染以体现环保可持续设计理念。在面料加工工艺上,以数字运算方法,连续有序的切割,自然形成一种具有弹性的网结构,使原本古朴、沉稳的侗族亮布产生具有网状的立体和通透的新视觉效果。(中国美协服装设计艺委会)
艺术设计《一路温暖》创作谈
作者:李艾虹
时装引领着人们的生活哲学,传递着生活艺术的质感。时装设计应该是源于生活而归于更美好的生活,服装是最贴近人体肌肤的“物”,是与生命共呼吸的保护体,同时也是人在肌肤之外的社会文化的表象,是人在互动、交往、思考方式中认知的信息传递和社会视觉认同。这说明衣冠在肌肤之外的哲理性和衣冠之内与生命和谐的精神价值性,同时与中国“天人合一”的文化精髓不谋而合。旨在用设计温暖人心,用设计关爱中国民族的融合,用设计树立中国人的时尚生活哲学,用设计构筑东方时尚艺术的国际化时尚语境,传递东方时尚创意的力量。
《一路温暖》是我采用了一种侗族手工棉布作为设计创意的原始点,是对古老而美好的文化融合的传递,一种源于植物的染色剂,在三水的陶冶下,被视如生命的侗族千年传承而制作的棉质染色亮布,承载着情感、温度、自然和健康。看第一眼便久久不能忘怀,带着紫色魅惑之气的质感,聚天然植物的养生效应,泛出古老而智慧的惊叹。我创作的艺术时装作品《一路温暖》融汇着三个设计创新的亮点传递创意设计的心路。 “智”造中传统传承与科艺融合
作品灵感源自对传统活化设计的新思考,对传统手工制作的侗族棉布面料与现代科技碰撞产生新的火花,仅仅通过对一块传统面料的改造,不破坏原有的优点,在提升面料适用性上下足了功夫,使设计出具有时尚未来感的服装成为可能。运用科技数字切割的方法,玩转“1”之个体,连续的有序切割,形成网状结构,集合成一种力量,似乎是对凝聚力表达方式的服装的呈现,却从中感受到了曲率变化带来的创意设计多变化的穿着可能性,尤其使面料的适应度加大,原本硬挺的面料,开始产生新的视觉和触觉,将此面料开发成新型、实用、具有穿着多变性的自由方式的服用面料,具有更高的美学价值。
“无”设计思维下的趣味与活力
回归对设计本质的思考,好的设计是尽可能的“无”设计,这是该作品创作设计的核心价值,将侗族棉布面料用一种“无”设计的概念表达出来,这里所提出的“无”并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没有,而是指在设计过程中添加和去除的部分,在此设计中对侗族棉质亮布使用的全过程,都做到了无添加和无去除,使之浑然天成、自成一体。在设计过程中,并没有破坏侗族手工面料的质地,而是保持了面料原本的特色。在设计工艺的突破性上,用人人熟知且极其简单的方式去表现并不简单的服装设计语言,从服装形态语言的延伸性上进行质的提升,使其真正做到了以“无”设计为设计的终极目标。
“零”浪费与天然环保的设计精髓
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循自然法则,设计应合理利用资源,用行动来改善环境。设计可以使生活变得更美好,一个好的创意,思想先行、观念相应、设计践行,让灵感的火种燎燃,以此指引方向,是设计师的思维导向。我在此服装设计创作作品中,去除了繁复的服装结构意识,整套服装仅用了五个不同尺寸的长方形组成,同时,整套衣服也仅用了6米长、0.4米宽(门幅)的侗族纯手工棉布,做到最大化的用料精简,并采用无缝式制衣方法,规避了工业污染和过度消耗,在制作中,面料的消耗做到了“零”浪费,在工艺的简化上,做到了极致,最大化实现环保再循环。
作者简介
李艾虹,女,1970年出生于浙江富阳,中国美术学院染织与服装设计系讲师。1997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2005年获硕士学位。2009年获巴黎高级时装工会学校(ECSCP)高级女装设计师专业证书。
王国彬、王珑-《“千荷泻露”北关大道跨北运河桥梁设计》-北京-艺术设计
艺术设计《“千荷泻露”北关大道跨北运河桥梁设计》获奖评语
“千荷泻露”大桥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核心区,中国京杭大运河北端起点的标志性位置,全长360余米。随着副中心城市建设的工作推进,预计近期通车。本项目的设计难点在于如何将中国京杭大运河及古通州的传统文化特征与新时代北京城市副中心的现代化都市特色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体现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并能够与周边高塔林立的现代建筑、中国传统建筑以及五河交汇的环境特征共生为一个有机的环境共同体。
该项目诗意的命名为“千荷泻露”。大桥多曲面的艺术造型犹如片片荷叶,行人犹如漫步于古桥的曲线之上,展现了在“交通性”的刚性之桥上,诗意地栖居着“艺术性”的柔性之桥。本设计的理论创新之处是通过导入“友好型”环境艺术设计策略,将当下城市路桥设计的重点由“车”转换为“人”,以一“桥”激活整个区域环境。行人可以自由进入三层步道,凭栏远眺,将五河交汇的生态胜景尽收眼底,桥梁也从 “路过”转化为“终点”,充分体现了新时代的前提下“城桥友好”的“城景”,“河桥友好”的“河景”,以及“人桥友好”的“桥景”三景合一的“三友好”中国特色环境艺术设计思想。桥梁造型运用了参数化设计,桥梁的面材采用了“FRP”材料与3D打印成型技术,大大提高了设计效果的还原度,实现了完整大气的自由曲面造型,将千荷泻露的动人瞬间锚固在北运河之上!(中国美协环境设计艺委会)
艺术设计《“千荷泻露”北关大道跨北运河桥梁设计》创作谈
作者:王国彬
哲学家海德格尔曾经说过:“桥让大地聚集为河流四周的风景”!桥梁是“力”与“美”的综合体,好的桥梁设计更是城市肌理中最亮眼的明珠。“千荷泻露”大桥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核心区,中国京杭大运河北端起点的标志性位置,全长360余米,2018年底基本完工。随着副中心城市建设工作的推进,预计近期通车。本项目的设计难点在于如何将中国京杭大运河及古通州的传统文化特征与新时代北京城市副中心的现代化都市特色有机结合在一起,体现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并能够与周边高塔林立的现代建筑、中国传统建筑以及五河交汇的环境特征共生为一个有机的环境共同体。
桥梁创意的艺术灵感来源于现场踏勘时看到荷塘中露珠从荷叶边上滴落的景致,故诗意的命名为“千荷泻露”。大桥多曲面的艺术造型犹如片片荷叶,行人犹如漫步于古桥的曲线之上,展现了在“交通性”的刚性之桥上,诗意地栖居着“艺术性”的柔性之桥。本设计的理论创新之处是通过导入“友好型”环境艺术设计策略,将当下城市路桥设计的重点由“车”转换为“人”,以一“桥”激活整个区域环境。行人可以自由进入三层步道,凭栏远眺,将五河交汇的生态胜景尽收眼底,桥梁也从“路过”转化为“终点”,充分体现了新时代“城桥友好”的“城景”,“河桥友好”的“河景”以及“人桥友好”的“桥景”三景合一的“三友好”中国特色环境艺术设计思想。桥梁造型运用了参数化设计,桥梁的面材采用了“FRP”材料与3D打印成型技术,大大提高了设计效果的还原度,实现了完整大气的自由曲面造型,将千荷泻露的动人瞬间锚固在北运河之上!
世界著名城市如威尼斯、阿姆斯特丹、圣彼得堡等都因拥有众多特色桥梁而闻名于世。桥梁既是城市界面的转换点、城市交通的节点,又是城市的重要地标,是“城市感知”的重要意象元素,更是富于浪漫气息的城市生活空间。本设计突出了“人”作为桥梁设计出发点的重要意义。力求从建造“一座桥梁”走向“国际城市桥梁艺术群落”的建设,从而实现从构建“友好型”桥梁到构建“友好型”环境的探索,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发展、动态平衡的“友好型”社会的过渡。因此,“千荷泻露”桥梁设计充分体现了中国美术家的艺术创作始终坚持****总书记对进一步做好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提出“四个坚持”的要求。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应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砖添瓦——中国的事情最终还是要我们中国人自己解决!
作者简介
王国彬,北京工业大学硕士生导师,教授,主题环境设计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环境设计艺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理事,光华龙腾设计创新奖评委,世界绿色设计组织会员。
李保峰-《青龙山国家地质公园恐龙蛋博物馆》-湖北-艺术设计
艺术设计《青龙山国家地质公园恐龙蛋博物馆》获奖评语
设计师基于现象学的设计方法,针对恐龙蛋群的分布设置了木栈道和观察平台,蛋群、栈道及平台的外包络便形成了该博物馆的基本型态;设计师消隐了建筑的内部空间,在黑暗的环境中,经由光筒进入室内的柔和天光聚焦于蛋群,创造了神秘的展示氛围;面对不规则的地形,设计师按地貌谨慎地处理建筑的形态,建筑空间对地形高度嵌合,博物馆既体现了当代性,又体现了与自然相融的中国传统美学内涵;设计师选择湖北盛产的竹子作为现浇混凝土外墙模版,竹跳板的粗糙肌理创造了遗址建筑的沧桑感;设计师用废弃的旧瓦作为建筑的第二层屋面,大大节省了能源。设计师用轻松而娴熟的设计手法较好地体现了独特的创作理念以及艺术、生态和技术的整合。(中国美协建筑艺委会)
艺术设计《青龙山国家地质公园恐龙蛋博物馆》创作谈
作者:李保峰
建筑在时空中存留,在较长的时间跨度中持续地影响着社会和环境,因此建筑师肩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建筑既具有使用功能,也具有文化属性,在文化层面建筑与艺术是相通的,环境育人,建筑的艺术性当然也是一种社会责任。
我们是一个学校建筑师团队,我带领我的学生们持续20多年尝试一系列设计方法,这些方法在这个获奖项目中都有所体现。
我们尝试了现象学的设计方法。我们以恐龙蛋群分布为设计的基本前提,在蛋群间设置木栈道和观察平台。蛋群、栈道及平台的外包络便形成了本博物馆的基本型态, 我们的工作只是在此基础上,基于美学原则对体量及细节略加调整。从某种意义来说,这个博物馆的基本造型是由7000万年前下蛋的恐龙、多年前从事挖掘的地质学家和当时受邀设计的我们共同决定的。
我们尝试有特色的遗址博物馆展示方式。经典建筑学理论强调建筑的空间,但我们认为,存在于挖掘现场的恐龙蛋群是展示的最高价值所在,黑暗的环境最有助于创造具有久远历史之遗址的神秘氛围。因此我们消隐了空间,在黑暗的室内环境中用微弱的LED灯提示栈道区域,用经由光筒折射进入室内的北侧天光集中照亮蛋群,游人经黑色金属甬道进入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地面上的团团光束,前行中每组恐龙蛋则会逐渐清晰地呈现。
我们尝试建筑与自然的融合。西方建筑往往以与自然分离的柏拉图体来降调人的主体性,而中国传统则强调建筑与自然的和谐。本案基地地形起伏甚大,面对不规则的地形,我们按地形坡度变化规律将建筑分成若干段,彼此之间以不规则的侧窗相连,建筑空间对地形的嵌合使得博物馆体现了在地性。湖北盛产竹子,我们选择竹跳板作为现浇混凝土外墙模板,竹跳板的粗糙肌理创造了遗址建筑的沧桑感。
建筑设计不是一个孤军奋战的行为,本项目的建筑设计团队包括我的博士研究生曾忠忠、硕士研究生郭凡和屈天鸣,规划师丁建民,景观设计师徐昌顺,结构工程师陈海忠,电器工程师甘文霞以及给排水工程师申安付,感谢他们对本设计的贡献。
作者简介
李保峰,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武汉华中科大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石韵媛-《66段书写》-北京-艺术设计
艺术设计《66段书写》获奖评语
《66段书写》通过集体记忆共同书写了北京城墙拆迁历史,66段陈述涵盖的不仅是66年来不同身份的亲历者和非亲历者的话语片段,更是对城墙所承载着的物质与精神的追忆。
作者沿着城墙遗址“以水为墨”书写着历史,字迹因蒸发而逐渐消失,如同城墙的消逝,这种“纪念性”的行为背后,透射出作者试图探寻历史及话语立场的存在。作者邀请有着共同记忆的社区居民参与其中,用他们的口述历史重构档案的同时,也是集体对其共同生活空间的追忆。
此外,作者计划性书写了16个城门遗址的史料记载和与之相关的历史记忆,并以此作为“重构城墙”的信息。残存的城墙经过自然侵蚀与后期的修护,由上到下呈现出不同的颜色与肌理。密密麻麻堆砌起的文字宛如这厚重的城墙,文字在这里成为了一种视觉符号,其阅读性不再成为主体目的和功能,而是意在通过书写的情怀来复原意象的城墙建筑形态。已建的视觉档案重筑了消逝的古城文明,所有文献被挤压成一块城墙砖大小,物质化了这些无形的记忆。城砖是构建城墙的最基本元素,作者把研究思考等所有行为凝聚在一块纸城砖中,使之作为一种跨越时代的记忆载体,其意义超越了老城砖所勾勒出的历史轨迹。(中国美协平面设计艺委会)
艺术设计《66段书写》创作谈
作者:石韵媛
北京城对于我而言,是一本永远也读不完的大书。北京是“城”,又是“京城”,它拥有连续800多年的“京城首都史”和一个近乎完美的封建帝都城市格局。初次来到北京时,我惊讶于这里的“门”之多,尽管这些门大多已经“徒有虚名”(被拆掉了),它满载着的物质与精神的厚重又使其永垂不朽。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被梁思成称作“一串光彩耀目的缨络”的北京城墙作为一种封建象征被历史抹去。这些古老的城墙和城门,虽然度过了800多个风霜雪雨,但最终还是成为了“现代城市”规划的牺牲品。“五十年后,历史将证明你是错误的,我是对的。”梁思成上世纪50年代初的一句话一语成谶。几十年过去了,如今巨大的北京城变得拥堵不堪,却又“摊大饼”似的不断层层扩张。当所有人都认为这样的北京才是发展的北京,才是现代化的北京时,便无形地将一座拥有无限可能性的城市置于一种两难的境地中。在资源环境压力的空前逼迫下,2015年7月,政府决定在通州建立北京行政副中心。
在《66段书写》的创作中,我试图理解和判断文化的符号性、话语立场、权利动态以及集体回忆对于一种文明发展的持续性影响。对历史的“重写”,也使其在当下生成了新的“历史文本”。这件作品中,文字被还原为一种最朴素的叙事载体,我在现场的书写,拓展了它在地面、空间和场域中的表现力。
整套作品分为三个系列——《墙|类砖书》《1-16/2016原稿》《砖》。作品创作的媒介手段为两种书写方式——地面水书写和纸面铅笔书写。作品中,“砖”的概念被延伸放大。墙面水墨作品的单元尺寸以及类砖书的尺寸均与实际城砖尺寸相仿。
在这一系列作品中,我以一种“纪念性”行为在旧城墙遗址(今北京二环)的16个城楼节点处书写了与城墙、与拆城事件相关的口述故事。书写内容为自1950年北京城墙拆除以来,66年内不同陈述者对于该事件的回应。通过走访梁思成故居、北京明城墙遗址、北京市档案馆、国家图书馆、北京市规划展览馆,我获取了相对详细和有效的史料信息。我选取了每一年度的一段代表性口述,陈述者涉及学者、建筑师、政府官员、记者、作家、老城居民、商贩……城墙的存废关涉市民生活和社会各阶层民众的文化记忆与情感,因此,在这场争论中的意见和倾向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我尽可能去还原和再现真实的过程、真实的历史。我用地面水写的方式在黑砖上书写出这些或尖锐、或平和、或感性、或理性的口述文字,水迹会因蒸发而渐渐消失,字迹的消失如同城墙的消逝,人们的争论和回应也随时间渐渐远去。现场的书写行为过程充满了许多不确定性,期间偶然地遇到了许多形形色色、不同身份的人并产生了不同态度的有趣的对话,我把原本带有争议的历史话题引入现代市民的生活语境,遗憾的是,他们当中很少有人能够关注到书写文字背后的指向——历史、城墙。
该系列是在计划性地走完北京二环16个城门遗址点后创作出来的。老北京旧城共有“内九外七”16座城门,它们各自有不同的名字、用途和特征。《原稿》书写的内容吻合每一个城门的史料记载和与其相关的历史记忆,并以它来作为“重构城墙”的信息。残存的城墙经过自然侵蚀与后期的修护,由上到下呈现出不同的颜色与肌理。密密麻麻堆砌起的文字宛如这厚重的城墙,文字在这里成为了一种视觉符号,其阅读性不再成为主体目的和功能,而是意在通过书写的情怀来复原意象的城墙建筑形态。
这一系列展示了两块砖。一块是真正的老城砖,另一块是我用艺术创作手段融铸的一块城墙砖。这块纸砖里承载的所有研究资料、草图、文献、照片等都用以表达我对城墙和这段历史的怀念,以及复原它的愿望。城砖是构建城墙的最基本的元素,我把研究思考等所有行为凝聚一块纸城墙砖中,某种意义上,我认为它比原材料的真砖还要沉重、有价值。
当我每日拎着毛笔往返于东南角楼、护城河、过街天桥和无数个十字路口时,当我看到永定城楼下学轮滑和放风筝的孩子们的笑脸时,周恩来总理那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该是多么遗憾的美。我希望通过《66段书写》重新勾勒这段厚重历史,并致敬那些为中华文明添砖加瓦的每一代劳动人民。
作者简介
石韵媛,生于河南郑州。2016年取得中央美院设计学院学士学位。现就读于中央美院设计学院国家形象视觉研究方向,同时攻读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艺术治疗与咨询硕士学位。